原標題:廣西苗族這件衣服,一做就是一年
烏英苗寨婦女韋妹麗(右)在給亮布刷蛋清(2020年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地處桂黔交界的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烏英苗寨是中國傳統村落,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並保存相對完好,以苗族亮布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代相承。
在烏英苗寨,苗族婦女們製作亮布的傳統工藝非常複雜。每年春季,她們都會種植藍靛草,到秋季收割後,用山泉水將藍靛草浸泡數日,然後加入石灰等,調配成染料。布料經過染料浸染、晾曬、捶打、涂蛋清、蒸布,並如此多次反復,一匹亮布做成往往耗時數月之久。其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捶打亮布,每一匹布,苗族婦女都要掄起約十斤重的木槌,捶打數萬下,讓布料逐漸閃閃發亮,製成的“亮布”可以長久保持光澤。
亮布製成後,再經過裁剪、縫製、刺繡、熨燙等,最終製成光澤明艷的亮布苗衣。一件苗衣從種植藍靛草到製成,週期一般需要數月甚至一年。
在大苗山深處,亮布文化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沉澱,散發出越來越獨特的民族文化氣息。古老的烏英苗寨,活躍著一批亮布傳統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她們在當地統戰、民宗、婦聯等部門的支持下,建設生産基地、籌辦文化節、籌建博物館等,積極保護、傳承、發展這一珍貴的非遺文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