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河畔“稀客”光臨 數十隻蒼鷺在這裡落腳覓食 專家稱水質變好是主要原因

2017-10-30 08:51:55|來源:人民網|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昨日上午11時許,貴陽市民周先生撥打貴州都市報新聞熱線96811報料稱,水東路南明河畔驚現一群從未見過的灰色大鳥,約有五六十隻,給南明河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接報後,記者迅速趕往現場查看,在南明河中、岸邊都看到了灰色大鳥的身影。

  經仔細觀察,大鳥頭頂中央和頸為白色,頭頂兩側和枕部為黑色,背部和尾部羽毛為灰色,喉、胸、腹、腿部羽毛白色,長長的嘴為黃色,跗跖和趾黃褐色或深棕色,爪子黑色。

  鳥兒們有的正在覓食,有的在岸邊休憩,有的在空中飛舞……發現有人驚擾,它們會成群結隊的飛往旁邊林子裏休息,沒有情況了又飛回河邊。

  周先生告訴記者,這群大鳥大概出現在三天前,當時只有幾隻,這兩天是越來越多了,岸邊排起了“鳥隊伍”,實在太美了。

  這群灰色大鳥是什麼鳥類呢?

  記者為此諮詢了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副站長杜少俊,杜少俊到現場實地查看後,確認灰色大鳥為蒼鷺。

  杜少俊説,蒼鷺在中國和外國均有,但在貴州地域很少出現,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蒼鷺一般是成對和成小群活動,遷徙期間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時亦與白鷺混群。獵物主要以小型魚類、泥鰍、蝦、昆蟲等為主。

  “水質變清變好是蒼鷺前來覓食的主要原因。”杜少俊説,南明河之前未見蒼鷺出現,而此次吸引了數十隻遷徙期的蒼鷺來覓食,可見南明河的水清了,環境變好了。(杜高富)

  來源:貴州都市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