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專線:架起“民心橋”繫緊“連心帶”
——訪省政府秘書長任湘生
記者:首先,祝賀省委、省政府扶貧專線開通運行兩週年。作為全國第一條省級黨委政府面對貧困群眾的熱線電話,當初設立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和背景?
任湘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近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扶貧開發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攻堅戰、啃下硬骨頭。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省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在幹部工作作風、項目推進力度、扶貧資金使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省委書記孫志剛對此高度重視,針對存在問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15年10月,到貴州履新,主持召開的第一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就決定成立省政府扶貧專線,要求把扶貧專線打造成為省委、省政府聯繫群眾、了解民情、為民分憂、扶危濟困的又一個橋梁和紐帶。
2015年11月13日,省政府扶貧專線開通運行。今年8月18日,孫志剛書記批示,將省政府扶貧專線更名為省委省政府扶貧專線。這是全國第一條省級黨委政府面對貧困群眾的熱線電話。兩年來,扶貧專線接聽群眾來電超1萬個,辦理群眾有效來電6080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孫志剛書記、諶貽琴代省長對辦好用好扶貧專線多次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對此,我們深感無比榮幸,也倍感責任重大,將不負重托、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努力把扶貧專線打造成省委、省政府聯繫廣大貧困群眾的“民心橋”和“連心帶”。
記者:貧困群眾撥打扶貧專線,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任湘生:通過對來電情況的分類分析,貧困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涉及精準扶貧對象認定、教育扶貧、醫療救助、産業扶貧、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社會保障等方面。這些方面涉及貧困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精準扶貧對象認定問題要求我們解答好“扶持誰”的問題,其他方面的問題要求我們解答好“怎麼扶”的問題。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精準扶貧戰略的理念和要求,充分發揮扶貧專線在推進全省“五個一批”工程中的“探頭”作用,通過來自群眾源源不斷的“貧困之問”倒逼扶貧政策落地生根、幹部履職效率提升,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續寫新篇章。
記者:我想貧困群眾非常關心自己反映的事項是怎樣辦理的,能具體介紹下嗎?
任湘生:具體來説,主要有六個步驟:一是接聽受理。認真傾聽群眾來電訴求,耐心細緻、準確記錄群眾來電反映事項。二是梳理報告。仔細梳理、分類整理反映事項,呈送省委、省政府領導,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三是逐條轉辦。按照“屬地為主、行業主管、分級負責”的原則,對群眾來電事項及時進行轉辦。四是限時反饋。屬地政府通過實地調查核實,按照政策規定進行解決解釋,並在規定時限內反饋辦理結果。五是電話回訪。及時電話回訪來電群眾,了解辦理情況,對群眾滿意度進行再次確認。六是暗訪督查。針對辦理中出現的問題,不定期、不打招呼的直接到群眾家中進行實地暗訪核實,對敷衍了事、作風漂浮、弄虛作假的幹部進行督查,並由相關部門進行問責。
記者:在對貧困群眾來電的接聽、辦理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或者存在什麼問題?
任湘生:在接聽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基層對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貧困群眾對相關政策了解不透,諮詢相關政策的來電佔40.39%,涉及精準扶貧的各個方面。二是規範化接聽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扶貧專線任務繁忙、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對接話員的政策水準和業務能力要求比較高,目前的接聽工作與領導的要求和群眾的需要還有一定差距。
在辦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有認識不到位的現象。個別基層負責人認為扶貧專線是對他們的“監督”,認為群眾反映訴求是“告狀”,對扶貧專線工作不認真、不積極。二是有層層轉辦的現象。有的縣級單位接到扶貧專線轉辦事項後下轉了事,縣、鄉、村層層轉辦,導致群眾反映事項有的得不到有效落實。三是有超時反饋的現象。有的單位工作機制不夠完善,有的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超時反饋的情況時有發生。
記者:扶貧專線所取得的成績,群眾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那麼,接下來將如何進一步改進和推進工作呢?
任湘生:一是充分發揮扶貧專線橋梁紐帶作用,讓省委、省政府領導及時傾聽群眾呼聲、了解民意,及時解決扶貧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大扶貧戰略行動落地落實。二是通過電視、網站、微信、微博、短信等群眾方便接觸、易於接受的方式,加大扶貧專線宣傳力度,擴大貧困群眾的知曉率,使廣大群眾了解掌握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規定。三是進一步提升扶貧專線接聽辦理工作品質,繼續加大暗訪督查力度,及時發現和解決辦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得到落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