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工人運動 顯示大無畏精神
抗戰爆發後,隨著華北及東南沿海相繼淪陷、國民黨政府遷都重慶,大批工商企業陸續遷入貴陽。1938年至1939年,遷入貴陽的廠商就達101家。與此同時,從1938年到1943年,貴陽新成立的工廠有66家。
隨企業遷來的工人中不乏具有工運及地下鬥爭經驗的進步分子,主要集中于郵電、運輸等系統,因為有地下黨組織長期在這些系統內活動,使得工人運動在貴陽蓬勃發展。
1938年11月,《新華日報》貴陽分銷處建立,為了使《新華日報》順利發行,不被查禁,公路運輸支部承擔了《新華日報》的運送任務。他們利用來往于重慶至貴陽間的班車,將《新華日報》偽裝成行李,避開檢查,運到貴陽客車站,再將報紙轉交分銷處人員。通過這一渠道,《新華日報》得以源源不斷地送到讀者手中,擴大了我黨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領導工人運動,1939年初,中共貴陽縣委成立了職工工作委員會,由孟昭仁等負責。同年3月,貴陽地區公路運輸支部成立。在國民黨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該支部在黨組織的疏散轉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39年,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搬遷至貴陽,救護總隊中的共産黨員與貴陽八路軍交通站接上組織關係,成立了紅會救護總隊總支委員會,下設桂林、貴陽、運輸股三個支部。在白色恐怖籠罩貴陽時,一大批駕駛員、押運員、公務員,為貴州地下黨的疏散轉移立下了不朽功勳。
鬥爭中,不少工人階級的優秀分子在貴陽這塊熱土上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公路運輸支部書記陳濟民1941年被捕,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光榮犧牲。郵政局的陳法軾、瓦兆鵕被捕後也慘遭殺害。為八路軍開軍車的汽車駕駛員郭嘉、李德富先後在貴陽犧牲。
抗戰時期的貴陽工人運動,為今後的鬥爭培養了骨幹,充分顯示了工人階級大無畏的精神。 本報記者 劉輝 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