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實施470個脫貧投資基金項目效果顯著

2017-12-19 09:30:59|來源:貴州日報|編輯:陳夢楠|責編:陳夢楠

  本報訊(記者趙勇軍)記者從省基金辦獲悉,截至12月15日,貴州脫貧攻堅投資基金通過銀行評審項目879個,計劃投資678.24億元,已投資項目470個,投資基金267.73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47萬戶、33.26萬人;企業已使用基金項目241個,使用基金47.86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62萬戶、18.05萬人。

  貴州脫貧攻堅投資基金,是2016年國家批復的全國首支省級脫貧攻堅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達3000億元。其中:財政出資300億元,募集金融資本等社會資金2700億元。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風險可控、服務脫貧”的管理運行模式,力爭通過基金投資,發展一批特色産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一批貧困群眾。

  自省脫貧攻堅投資基金扶貧産業子基金工作啟動以來,全省上下圍繞“五大産業”和“一縣一業”謀劃、編制全産業鏈項目。各市(州)層面加強統籌,各縣(市、區、特區)實行“一把手”工程,以“六有”標準選擇主導産業,因地制宜,與産業結構調整、秋季攻勢、見效週期長短相結合,形成一業帶多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勢頭。

  外招內扶,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各地根據自身産業定位和資源優勢,引進一批全國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利用其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和穩定的市場來帶動一縣一業的發展壯大,同時也在注重培育本土龍頭企業。新蒲新區貴三紅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年産10萬噸特色辣椒食品加工項目”,獲得産業基金投資1.17億元,已使用資金2474萬元,項目建成後,可新增産能10萬噸,新增産值12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扶貧産業子基金已投資企業425家。其中,國有企業147家、民營企業251家、混合所有制企業13家、專業合作社14家。在支持的民營企業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大型龍頭企業30家,如恒大、雪榕、溫氏、正大、正邦、中農、華西希望等大型企業均已入駐我省。

  全産業鏈打造,涌現一批知名品牌。各地按照“五全”(全産業鏈投資、全利益鏈聯結、全要素鏈組合、全流程鏈優化、全責任鏈壓實)和“五定”(定主業、定實施主體、定投資模式、定投資額度、定實施計劃)的工作思路,重點圍繞“五大産業”和“一縣一業”策劃、包裝全産業鏈項目,打造了一批國內知名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

  目前,已由政府主導編制“全産業鏈”投資組合方案,報省基金辦備案的有長順綠殼蛋雞、安龍食用菌、威寧馬鈴薯、荔波蠶桑、興仁薏仁米、盤州刺梨、水城獼猴桃、關嶺黃牛、湄潭茶葉、播州辣椒等80個縣的主導産業。

  威寧自治縣圍繞“五大産業”、“一縣一業”,編制全産業鏈發展方案,重點把發展馬鈴薯、蔬菜、精品蘋果和食用菌、生態家畜五大産業作為扶貧産業子基金工作重點,形成“3+2”産業發展模式。

  利益聯結到位,帶動一批農戶脫貧。堅決守住投資底線,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就業務工、代種代養和指導創業等方式最大限度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最大限度讓利給貧困戶,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

  荔波縣桑蠶産業項目形成了黨委政府鋪設軌道、龍頭企業當車頭、合作社搭建車廂、貧困農戶跟著動車脫貧“動車扶貧”模式。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參與種桑養蠶達4050戶,按一戶農戶種植3畝桑樹,共産繭480公斤左右,鮮繭均價42元/公斤,減去每畝成本600元,戶均年增收2萬元左右,直接實現脫貧。

  大方縣將玫瑰産業納入扶貧産業子基金重點推薦項目。與貴州利亞集團聯合開發,修建玫瑰花精油、香皂、面膜等芳香料加工廠。按照規劃,利亞集團將在大方縣建設8萬畝玫瑰花生産基地,直接帶動10個合作社和1萬多戶農戶進行玫瑰花産業發展。“收花後扣除成本,對貧困戶則採用6:2:2(貧困戶、合作社、公司)比例分紅,最大化地提高貧困戶收益。”大方縣農牧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説,貴州脫貧攻堅投資基金扶貧産業子基金,是支持農業産業發展的一種創新手段,是拓寬農業實體企業融資渠道、融資效率的有效途徑,其落腳點是帶動貧困戶增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