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州織金縣:特色産業創出致富路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16 15:53:02

  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11月15日,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貓場鎮和上坪寨鄉,當地村民利用不常食用的皂角仔和螞蚱,創造出了屬於當地的特色産業致富路。

   煮米、剝皮、發酵、烘乾......在織金縣貓場鎮一家作坊內,村民們正忙著把手中的皂角仔加工成價值更高的皂角精。皂角精又名雪蓮子,俗稱“植物中的燕窩”,是用皂莢的果實(皂角籽)進行粗加工獲取的,皂角精作為一種珍貴純天然綠色滋補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貴州織金縣:特色産業創出致富路

  晾曬的皂角精(雪蓮子) (攝影 岳旺)

  “每年從山東、河北等地購買皂700余噸角精原材料,加工後皂角精産量能達300噸,能有近1.1億元的收入”。從事了皂角精加工16年的謝偉説,自2006年産業做大後,家庭式作坊逐漸擴大了20個,帶動周邊7000村民進行皂角精生産。每年都要將加工好的皂角精銷往廣州、深圳、台灣等地。

貴州織金縣:特色産業創出致富路

  村民正在加工皂角精(雪蓮子) (攝影 岳旺)

  目前,貓場鎮種植皂角樹12000余畝,其中大部分為幼苗。每年外購皂角籽2250余噸,銷售利潤約4000萬餘元。每年經銷商付出的加工費達3600萬餘元,受益農戶3740余戶。

  除了皂角精外這個特色産業外,織金縣上坪寨鄉還將田中的螞蚱變為餐桌上的美餐,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螞蚱養殖基地負責人劉琦介紹,2013年在河北學習炸螞蚱技術後,2015 年在村子裏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螞蚱養殖基地共62個,開發了 85 畝草場用於餵養螞蚱,帶動15名村民共同發展。

貴州織金縣:特色産業創出致富路

  製作完成的炸螞蚱 (攝影 岳旺)

  由於螞鮮的繁殖率高,週期短,經濟效益好,炒螞蚱很快推廣到了市場。劉琦表示,接下來將依託當地發展優勢,積極創新研發致富新道路。(文 岳旺)

編輯: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