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芹代表:把竹編非遺傳承下去 帶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2018-03-09 10:18:0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qgNOlqg2JaAenTOAAAAAAAAAAA765.550x366

  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在首場代表通道介紹她的竹編水杯 李晉拍攝

  國際在線報道(貴州站記者張兆福、貴州臺記者胡濤):3月,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正在北京共商國是。3月5號上午8點,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正式開啟。不到3分鐘時間裏,全國人大代表、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村民楊昌芹,在中外記者的話筒和鏡頭前,用一個小小的竹編水杯講起了貴州發展的好故事。

  “大家好,我來自赤水河邊的一個民族村寨,我年紀雖小,但我經歷了我們赤水的脫貧攻堅,也是新一代的受益者。我從事竹編工藝十年,從一個學徒成長為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赤水竹編的傳承人……”

  這是3月5號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前,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在代表通道向中外記者自我介紹。今年28歲的楊昌芹,身著苗族盛裝、自信從容地在代表通道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説起家鄉的發展,作為赤水竹編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楊昌芹現場拿出了自己準備的“道具”——自用的竹編水杯,“大家請看我喝水的這個杯子,它是我和當地農民走出貧困的一個工具,它外面這個竹編套是用我們赤水當地的慈竹,經過20多道手工加工製作而完成。通過培訓我們當地手拿鋤頭的農民也能夠編織。編織這樣的一個工藝品,他們能夠從中獲得一百元的收益。現在我們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樓,60%的人開上了小汽車。”

  楊昌芹的家鄉赤水是貴州省首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遊客的紛至遝來,讓赤水不少貧困村民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在楊昌芹的帶動下,赤水竹編藝術已成為高端旅遊工藝品,帶動了當地竹農發“綠色財”。2017年,赤水市成為貴州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赤水,我們的竹工藝品會賣得越來越好,也能夠帶動更多的鄉親致富。”

  會場內,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和她的竹編水杯吸引了中外媒體關注。而在千里之外的家鄉——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鄉親們也早早守候在電視機前感受這份榮耀。25歲的楊廣蓉是楊昌芹的徒弟,難掩激動的她拿著手機記錄這一珍貴的畫面:“非常激動,我覺得她能代表赤水、代表貴州走到人民大會堂上,而且能把竹編非遺的這種傳承帶上去,帶到大會上,讓全國、全球都了解這個竹編,我覺得特別自豪。我會把這一項手工藝品努力做到最好,趕上她的腳步。”

  聽著楊昌芹代表向全國人民講述家鄉的新變化,民族村黨支部書記王元江也非常自豪。他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楊昌芹不僅改進了傳統竹編工藝,在她的帶動下,村裏300多個貧困戶的婦女也學到了竹編技藝,拓寬了增收渠道:“我們全村人民都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這些年楊昌芹組織竹編培訓。通過培訓,一是當地農民從經濟上實現了增收致富,二是讓我們這個竹編繼續傳承了下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