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貴州省常住人口3580萬人

2018-04-16 09:39:00|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日前,貴州省統計局公佈《2017年貴州省人口發展現狀分析》報告。2017年末,貴州省常住人口達3580萬人,較上年增加25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為2.58%,在全國排第十九位。

  分市州看,畢節市常住人口最多,為665.97萬人,其後依次是遵義市(624.83萬人)、貴陽市(480.20萬人)、黔東南州(352.37萬人)、黔南州(328.09萬人)、銅仁市(315.69萬人)、六盤水市(292.41萬人)、黔西南州(286.00萬人)、安順市(234.44萬人)。

  《2017年貴州省人口發展現狀分析》指出,貴州人口發展現狀呈現全面二孩政策效果顯現,出生率進一步提升;老年人口總量逐年上升,總撫養比繼續升高;人口受教育程度上升,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素質相輔相成;城鎮化進程持續加快,人口聚集效應更加凸顯;家庭戶規模微幅回升,空巢家庭比例上升;婚姻狀況基本穩定,未婚年齡人口性別比失衡等六大特點。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效果顯現

  出生率止跌回升

  “2016年以前,整個社區每年登記的二孩數量僅有一兩個,2016年一下達到十多個,2017年又增加到29個。”在雲岩區東山扶風花園社區,工作人員李小倩對記者説,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出臺後,居民生育二孩積極性提高,但仍有一些顧慮,主要擔心撫養成本過高。到了2017年,這一顧慮明顯減少,出生的二孩也明顯增多。

  2010年至2015年,全省0歲至14歲常住人口占比持續走低,直至2016年國家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後才出現回升。2017年,我省出生率為13.98‰,比上一年上升0.55個千分點,為近十年來最高;出生人口50.05萬人,比上年增加2.65萬人,其中二孩佔比48.21%,比上年提高11.10個百分點。

  分析報告認為,隨著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全省短期內將迎來二孩生育高峰,對計劃生育、醫療衛生、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社會公共服務資源供給産生較大壓力。建議政府針對生育二孩的特定人群,加大對高齡産婦生育風險的防控力度,加大對教育體系和嬰幼兒養護的投入,降低養育成本,不斷完善生育服務政策。

  老齡化程度持續加劇

  社會撫養壓力加大

  4月9日上午10點,貴陽市雲岩區東山公園歌聲嘹亮,一群老年人歡快地合唱歌曲《老伴》。69歲的陳阿姨告訴記者,她在公園休閒健身近十年了,身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合唱隊從當初的幾個人壯大到30多人。

  2010年至2017年,全省65歲及以上人口從302.62萬人上升到372.32萬人,在全省常住總人口的佔比從8.71%提高到10.40%。2017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省常住總人口的16.02%,比上年提高0.43個百分點,總數達573.52萬人,比上年增加19.3萬人。老齡化程度持續加劇,2017年全省老年撫養比(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老年人)為15.48,較上年增加0.17。

  分析報告認為,伴隨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期(1949年至1957年)出生人口逐步進入老年人口行列,全省老年人口總量將呈現持續性增長。雖然全省15至64歲人口保持在2400萬左右,勞動力供給較為充裕,但其佔比逐年下降,加之0至14歲、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不斷提高,造成社會撫養壓力不斷加大。

  建議我省加快完善養老助老保障制度,加快城鄉居民全覆蓋,逐步提高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障標準;實行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把老齡産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老齡産業。

  城鎮化進程加快

  人口聚集效應增強

  “和我一樣,離開老家進城打工並在貴陽居住下來的老鄉越來越多。”家住貴陽市觀山湖區世紀城的鄒學華,在貴陽客車站從事貨運服務已有十來年。他告訴記者,與他同村的10多個老鄉都在貴陽買了房,分別在建築業、商業等領域打拼。

  2010年以來,我省城鎮化率提高了12.21個百分點,提升幅度位居西部地區前列。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02%,較2016年提高了1.87個百分點,高於同期全國0.6個百分點的增幅,連續三年增幅位居全國第一位。與全國平均水準差距由2010年的16.14個百分點縮小到2017年的12.5個百分點。2017年全省城鎮人口增長至1647.52萬人,較2010年增加471.28萬人,年均增加67.33萬人。

  分析報告建議,探索建立適用於貴州實際的土地收益返還、土地增值收益補償、宅基地騰退等機制,切實保障農民權益,解決農民工進城落戶的“前憂”;建立並完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制度,著力實現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勞動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提高城鎮化品質,解決農民工進城的“後慮”。(記者 黃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