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校農結合”拓寬産銷經絡

2018-04-18 09:37:42|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産業革命

  從3月起,貴州省教育系統重點抓好集團化推進“校農結合”五個試點,確保全省學校食堂採購我省貧困地區貧困戶生産的常用農産品總量和比例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和提升,確保對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發展産業的有效引領不斷擴大並形成規模,使之真正發揮在購買産品、培扶産業、建設基地、助推脫貧上的積極作用。

  2017年秋季學期全省“校農結合”工作全面啟動實施以來,全省學校食堂累計採購我省貧困地區貧困戶生産的常用農産品達5.97萬噸,採購金額約6.5億元,“校農結合”助推産業脫貧成效初顯。

  今年春季開學前,《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校農結合”助推脫貧攻堅的意見》印發,要求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食堂農産品採購市場優先與貧困縣、貧困戶對接,確保2018年全省學校食堂向貧困地區貧困戶採購農産品佔學校食堂採購總量的40%以上。

  從去年3月到今年3月,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共定點採購平塘19個毛南族集聚貧困村農産品44批次,資金100多萬元,5000多戶貧困農戶因此受益。“校農結合”實施一年來,畜禽、蔬菜生産規模分別增長2至3倍以上,創歷史最高水準,一批生豬村、白菜組、茄子寨悄然形成,貧困農戶收入大幅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8305.5元,小康實現度93.5%。

  3月6日,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春季開學一次集中現場採購就達50多萬元。學院“校農結合”已建成7個規模養殖示範點、2個規模商品蔬菜基地、3個産學研基地、3個配送中心,以及農殘檢測、測土配方、冷儲庫、實用技術培訓中心、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等一批配套設施。基地已向深圳等發達地區供貨百餘噸,學院扶貧工作逐步由“校農結合”開始向“醫農結合”“企農結合”“N農結合”拓展。

  在推廣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校農結合”經驗基礎上,3月6日,五個“校農結合”試點之一的黔南州高校“校農結合”集團率先成立,由州政府統籌規劃建立若干種養殖生産基地,由省供銷社所屬的農産品流通企業作為購銷平臺,與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産大戶以及農産品生産企業組織訂單生産,然後按合同收購,再按需要統一配送至“校農結合”集團各成員學校,實現訂單生産、合同收購、按需配送、引領産業的統籌運行。

  3月11日,在全省教育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啟動的第三天,在築職業院校“校農結合”聯盟成立,並立刻下達採購貧困地區貧困戶的農産品訂單640噸。聯盟成員學校將依託農産品購銷平臺,按月提供食堂農産品需求計劃,根據需求計劃,購銷平臺分別到聯盟成員校幫扶的貧困縣及全省深度貧困地區組織訂單生産,然後由購銷平臺組織收購、檢測、儲存並統一按訂單需求配送到聯盟成員學校。

  截至目前,在築職業院校“校農結合”聯盟已依託貴州綠色農産品産銷對接大數據平臺,已採購貧困地區農産品總量達到306.03噸,分種類計算,其中生鮮類195.47噸,米麵油110.55噸,共計採購金額162.56萬元,覆蓋貧困縣14個、貧困鄉2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6個,學生20萬,惠及農戶人數53817人,惠及貧困戶1000余戶,精準扶貧7975人。

  接下來,貴陽市普通高中“校農結合”集中實施模式、黔西南州義務教育“校農結合”集中實施模式、銅仁市學前教育“校農結合”集中實施模式,也將相繼啟動,力爭從幼兒園到大學各個學段全方位探索“校農結合”的有效方法。

  我省“校農結合”工作實施過程中,將實現三個結合:堅持需求引導與産業培扶有機結合,按照“學校需要什麼就組織生産什麼”的原則,以學校對農産品的需求計劃引領指導産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堅持建基地與搭平臺有機結合,鼓勵和引進農産品生産企業到貧困地區建立生産基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選好流通企業搭建購銷平臺,把建基地和搭平臺有機結合,遵循市場規律,確保校農雙贏;堅持扶貧與扶智有機結合,有效發揮教育部門的智力資源優勢,在技能培訓、技術指導、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著力,引導貧困戶“立志、強智”早日實現脫貧。(記者 楊春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