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將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進行到底 茅臺有機高粱種植推動農民“二次創業”

2018-05-10 10:31:53|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去年,仁懷市火石鎮明光村中心組多年的有機高粱種植大戶吳攀傑的10畝有機高粱産量和品質都很好,每畝收入1800元,除去410元的有機肥料錢和30元的保險費,賬面總收入17560元。  

  鄉鄰吳在敏勸他,趁著體力好,今年收購價漲5角錢,保險也不用交了,趕緊多種幾畝。想到正在上大學的兒子,他有些心動,但最終還是拒絕了:“時節過了,我不敢保證品質!”  

  吳攀傑説的時節,是指穀雨。穀雨時節,種瓜得豆。但火石鎮的村民既不種瓜,也不種豆,紛紛“搶種”有機高粱。這裡的“搶種”既指時節,也指品類。  

  搶種有機高粱是因為經濟效益高,搶時節則是農民知道什麼時節移栽有機高粱秧苗最適宜。簡單來説,就是有機高粱“移載”必須等下雨。

  (美酒美食)仁懷將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進行到底 茅臺有機高粱種植推動農民“二次創業”

  在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這個課題上,仁懷市走出了一條“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訂單種植、合同收購”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為振興農村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民新盼頭:種植有機高粱一畝可收入2000元以上  

  作為多年的老種植戶,吳攀傑對有機高粱種植經驗老道,家中所種有機高粱是“直載”和“移栽”混合,“直載”對天氣要求不高,但品質沒“移栽”的好。  

  談及有機高粱種植技術,吳攀傑、吳在敏甚至整個火石鎮的村民都有著無比的自信和自豪,仁懷市大多鄉鎮因歷史淵源,有機高粱種植可以説世代相承。  

  吳攀傑介紹,種植有機高粱,説難不難,説簡單也不簡單。比如種子處理,播種前需要曬種兩三天,再用溫水或石灰水浸種一兩個小時。  

  其次,育苗是種植有機高粱的關鍵,育苗好不好,直接決定收成好不好,據吳攀傑介紹,育苗分三種,一是撒播育苗;二是營養球育苗;三是漂盤育苗。  

  同時,高粱移栽時要翻土、施足底肥,三株一窩,行距2尺,窩距一尺為宜;生長中要除草、追肥、防治蟲害;收割時要“搶收”,避免梅雨季節過早到來,使得有機高粱發黴。採摘後還要及時脫殼,晾曬,用麻袋存貯。  

  一般來説,採摘高粱是分批的,因為高粱的成熟度不完全一致,採摘“蠟熟末期”的高粱最為適宜,未熟和過熟都不好,通常情況下,一季高粱兩次就可採摘完,最多不超過三次。  

  “這麼繁瑣和高要求,你一個人怎麼能種植10畝地?”  

  筆者聽著吳攀傑的介紹,原來種植有機高粱其實也不簡單。  

  “幫工啊!”  

  吳攀傑所指的“幫工”,是鄉鄰自發組織,今天集體幫一家種,明天再幫下一家,主人家招呼一頓晚飯即可。  

  “而且,就算我按100元至150元一天的人工請人種,全包出去,只要土地是我的,最後我都能收入1/3的利潤!”  

  “現在很多農村都在搞産業扶貧,但我敢説種植茅臺高粱是最有效、最可靠、最穩定的扶貧項目之一!”  

  對於高粱種植,吳攀傑有著自己獨到的“算賬”方式,也無比自豪。

  (美酒美食)仁懷將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進行到底 茅臺有機高粱種植推動農民“二次創業”

  很多人用“土裏刨食”來形容農民,但火石鎮的農民絕不是“土裏刨食”,是“土裏生金”,甚至可以説,種植有機高粱,已經成為整個火石鎮農戶的第二次創業,將一年四季都在田間耕作的農民解放了出來。  

  合心村張三婭組的吳忠賢去年才回家,和妻子一共種植5畝有機高粱,筆者上門採訪時,吳忠賢的妻子正在不遠的山頭幫種辣椒,一天100元工錢,半個月下來也有1500元。  

  談及回家的原因,吳忠賢説是因為肝上出了問題,回家貸款5萬元治病。  

  “嚴重嗎?”  

  “不嚴重怎麼可能回家,幺女兒還在上學,都需要錢!”  

  “有沒有想過尋求社會的幫助?”  

  “我能行!”  

  吳忠賢説,有機高粱種植是家裏的支柱收入,但不是全部收入,圈裏喂牛養羊,房前屋後再種點玉米、大蒜,有機高粱收割後,地裏還能種白菜、蘿蔔。“雖然有點拮據,但用自己的雙手支撐一個家庭,我感到很自豪!”  

  富興村坪上組的種植大戶李志書情況又不同,家裏只種有機高粱,他告訴筆者,今年種植了15畝有機高粱,完全能支撐家庭的開銷,高粱種植已經成了他“掘金”的金礦,堪比創業。  

  “其實我還想多種點,但沒有土地了。”據李志書介紹,家裏的15畝土地除了親戚和自己的,其它的都是在外務工的鄉鄰,免費把土地給他種植有機高粱。  

  在巨大的經濟效益面前,筆者走訪的六個村落,農民種植有機高粱的熱情都很高。但榮懷村的種植戶李文生卻愁眉不展,因為政策的調整——優化農村産業結構,讓種植多元化,保持土地肥力,政府規劃榮懷村部分農戶種植柚子。  

  柚子對種植戶來説,雖説週期長,一開始見效慢,但經濟效益並不比高粱差,而且還有政府補貼,李文生愁眉不展的原因令筆者很納悶。  

  幾經追問之下,李文生有些惱火:“你敢肯定柚子種出來銷得出去?柚子比得上茅臺酒?有機高粱一畝至少有2000塊錢勒!”  

  專家分析,“産銷對接”是農村産業改革的一大困擾,茅臺的口碑在火石鎮的種植戶心中已深根發芽,雖説“産業選擇”亦是深化農村産業革命的重點,但在火石鎮,農民對種植有機高粱的熱情亦不只是經濟效益問題,“茅臺”二字亦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之中。  

  農村新氣象:産業發展帶動素質提高  

  自從1998年茅臺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003年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收購高粱時便提出只要有機高粱,整個仁懷市有機高粱原料基地自此開啟進一步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和科學化進程。  

  “老人家,你知道什麼是有機高粱嗎?”

  (美酒美食)仁懷將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進行到底 茅臺有機高粱種植推動農民“二次創業”

  “知道啊,茅臺的人員和中糧的駐村同志天天講,小孫孫都會背了!”火石鎮團山村王教組72歲老人吳元華説,“有機高粱雖然高大上,但火石鎮的農民都會種,而且品質還好!”  

  吳元華今年種有4畝有機高粱,家中僅有他和68歲的老伴是勞動力,兩個小孫子大的才12歲小的只有5歲,只能幫忙做家務。  

  “種植4畝有機高粱,身體吃得消嗎?”  

  “還行,累了我會休息的!”  

  吳元華種植有機高粱的歷史僅10年,從2007年接到茅臺的訂單後才開始的,那時候他種植的是玉米、土豆、水稻等這些傳統農作物。  

  “種有機高粱主要原因還是我閒不住!”吳元華説。  

  據了解,吳元華和老伴在家照顧孫子,在外務工的兒子每月都會寄生活費,種植有機高粱的原因並不僅是因為經濟效益。  

  至於原因,吳元華説:“聽到茅臺二字就想成為它的一份子!”  

  吳元華所嚮往的那份榮譽,在茅臺原料基地檢查員馬亮中的身上充分體現。  

  馬亮中的日常工作就是走訪合作社和農戶,詢問種子和有機肥料是否及時收到,“農時”二字對日常上下班的白領或許只是一個“名詞”,但對農民來説,卻是最重要的日子。  

  2017年茅臺對四個高粱基地下發的種植任務是42.5萬畝,今年下發的種植任務為71萬畝,因有機肥料的供應不足,導致富興村部分農戶未能按時領到有機肥料。  

  馬亮中在給茅臺領導的報告中,開頭第一段就是敘述富興村種植戶未能按時領到有機肥。茅臺迅速制定政策,招投標之後採購了另一種肥料給農戶。  

  富興村支書蔡學江告訴筆者,因未能按時領到有機肥,農戶只能用農家肥來做“移栽底肥”,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部分農戶覺得有機高粱都種下去了,有機肥就不願意要了。  

  既然有機高粱都種植下去了,為什麼還要給農戶發放有機肥?  

  仁懷市有機農業發展中心科長蔡炎解釋,有機肥是有機高粱種植過程中“追肥”的最佳肥料,不僅可以保證有機高粱生長的品質,還能促使有機高粱增産。一畝地如果使用150公斤有機肥,可以在500斤/畝的基礎上再增産200斤左右。  

  馬亮中説,2007年以前,仁懷種植有機高粱都是廣種薄收,現在,為保證有機高粱的品質,種植有明確要求,為此,茅臺在2007年和2014年分別兩次請專家編寫《貴州茅臺酒有機原料基地手冊》,詳細、科學、明確地指導農民種植有機高粱,現在的種植要求和手冊一致,都是三株一窩,每一株有機高粱保持在2200到2800粒。  

  茅臺高粱基地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路發展一邊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個過程中,基層人員也和種植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走得最近,走得最親。  

  富興村坪上組的種植戶馮文先説:“‘他們’一來,我就知道有新政策了!”  

  今年,茅臺收購有機高粱的保護價從7.2元/公斤漲到8.1元/公斤,不僅價格政策漲了,多年來,茅臺一直致力於如何減輕農民種植有機高粱的負擔,僅仁懷基地,茅臺至今已建造38個收購點,解決農戶交收有機高粱的難題;安排工作人員駐村,統一為農戶辦理“貴州銀行卡”,將錢直接打入農戶卡中;在預防蟲害方面,四大基地已經安裝大批量殺蟲燈、“黃板”等。  

  腰包鼓了素質就會提高,這話不一定全對,但火石鎮的鄉村公路是記者見過最乾淨的。  

  農業新未來:遵義市或將成為醬香酒原料基地  在採訪中,筆者還詢問過種植戶一個問題。  

  “有小酒企出高價收購你們的有機高粱嗎?”  

  “茅臺有保護價的!”  

  “比茅臺保護價還高呢?”  

  “到最後茅臺的價格是最高的!”  

  由此可見,“有機原料基地”是打造的,並非與生俱來。  

  僅仁懷有機高粱基地,1998年通過綠色認證,2001年申請有機認證,截至目前,19個鄉鎮147個專業合作社,共有有機地塊38萬畝,到2020年有機地塊面積將達到50萬畝。收儲有機高粱7.5萬噸。  

  如此大的體量,僅組織生産方面每個市、鎮、村都要成立生産工作小組,同時聘用50個內部檢查員,每個合作社要配備1個生産管理人員;不定期開展農戶教育培訓;此外獎勵考核年年照章落實:農戶補助、大戶獎勵、風險基金等等,每一筆都是不菲的支出。  

  資料顯示,從2006年到2017年,茅臺累計投入費用29604萬元,年均投入2467萬元。覆蓋農戶達10.1萬。  

  可以説,這是茅臺的大企業有大擔當,也是工業反哺農業的教科書式案例,更是深化農村産業革命的開拓者。  

  蔡炎説,有機原料基礎打造十分不易,因為有機肥和化肥種植的有機高粱其實是無法分辨的,只有從過程中去規範生産,就必須要求企業有擔當和責任心。茅臺每年要為四大基地的有機認證買單260多萬元。  

  經了解,茅臺打造有機高粱基地的核心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原料、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簡單來説,就是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四個字在企業文化中很容易見到,但真正實施的企業又有多少?有專家曾言,看一個企業的精神,不是看他企業的文化館,而是看基層人員怎麼幹!  

  採訪中,馬亮中多次對筆者談到,要發展就要為環境買單,茅臺這麼做合情合理,也希望更多企業加入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  

  茅臺相關領導亦表示,當前,“三農”發展站在了新起點,開啟了新征程,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是振興農村經濟革命的重要內容,茅臺和有關部門一直在為之努力奮鬥。  

  值得留意的是,這不是茅臺的一家之言,而是和政府緊密合作,真真切切落到實處的措施,仁懷市有機農業發展中心早在2007年就委託貴州大學主要圍繞公路沿線和主要壩區集中連片進行專題規劃,規劃面積35萬畝,“十二五”期間完成30萬畝,2014年根據國家認監委要求,在全國率先用GPS對高粱種植區域進行定位測繪規劃,規劃面積58萬畝。  

  到目前為止,仁懷市走出了一條“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訂單種植、合同收購”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為振興農村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以後的發展,有專家建議,目前,仁懷市的有機高粱種植活力巨大,可以以點帶面,將整個遵義打造成醬香酒的原料基地。  

  因為茅臺基地有機高粱種植標準化、商業化、品牌化既是仁懷市農村産業革命道路上的基礎建築,也是遵義發展新型農業因地制宜的一個絕佳範本。  

  專家分析,有機農業是未來的大方向,茅臺已經為行業開闢了持續發力的路徑,最好的情況是整個醬香酒行業統一起來,將遵義市打造成為醬香酒的原料供應基地。

  (美酒美食)仁懷將深化農村産業革命進行到底 茅臺有機高粱種植推動農民“二次創業”

  這樣的結果將會最大限度增加農戶收入,將農民從“散亂多種”的耕作中解放出來,培養成新型現代化“精準細種”的分工型農民,激發農民“創業”熱情。  

  同時也將能解決有機高粱種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最重要的,還保障了醬香酒的生産品質,為“醬香大熱”“黔酒出山”等貴州白酒全國化進程打下牢靠的基礎。(作者  何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