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菇鋪就脫貧致富路
5月10日,艷陽高照,天柱縣高釀鎮來溪村茶樹菇種植園裏,茶樹菇大棚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茶樹菇1號棚裏,農民在採摘茶樹菇。茶樹菇長勢太盛,菇農採摘不快,附近的學生也前來幫忙採摘。棚外,從石洞鎮運菇來的菇農忙於搬菇下車,前來交售生菇。駐村幹部龍秀清則忙於幫助菇農烘烤鮮菇,搬運烤好的幹菇。天柱縣博玄生態農業公司經理劉學勳一邊稱重,一邊把現金付給菇農。豐收的歡笑聲在貧窮落後的來溪村上空久久回蕩。
今年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産業革命在來溪村拉來序幕,村民依託茶樹菇種植走上脫貧致富路。
種植茶樹菇的收入較高,吸引了該村7戶30余名農民參與進來。截至目前,該村已建成茶樹菇大棚14個,投放菌棒32萬棒。
“政府支持水、電、路、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戶投工投勞、管好自己的菇棚。”天柱縣博玄生態農業公司經理劉學勳説,公司則負責培植菌種、指導控制菇棚溫濕度、把控菇的採摘時間、菇的烘烤、菇的包裝等。他們公司還負責菇的回收,農民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61歲的楊遠燦是村裏的貧困戶,缺乏脫貧致富技術,在村裏和公司的支持下,他在自己的責任田裏建立菇棚一個,學會了茶樹菇的栽培技術,投放菌棒3萬棒。“今年的茶樹菇長勢不錯,在4月下旬進行第一批採摘,一年可以採摘4次,今年至少可以收入9萬元。”楊遠燦説,如果遇到茶樹菇歉收的年頭,公司則按照一個菌棒補助1元錢,他有3萬棒也可以獲得3萬元的補貼,不用擔心種植茶樹菇會貼本,比往年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強多了。
來溪村的茶樹菇,不僅給種植戶帶來收益,還給村裏缺乏勞動力的貧困戶帶來了益處。2017年,來溪村茶樹菇項目利益聯結分紅資金2.8萬餘元,該村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分紅700元。
天柱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脫貧攻堅戰中,該縣調整産業結構,實施“三變”改革,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確保貧困戶人人有産業項目覆蓋,脫貧致富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落一人。(記者 羅梅 通訊員 金可文 陳光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