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扶貧 貴州三年減貧373萬餘人

2018-06-25 09:04:47|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貴州,在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必須邁過去的坎。

  時光回到2015年。貴州還有623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且九成以上集中生活在深山區、石山區和革命老區等連片特困地區。

  “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的殷殷話語,是要求,更是動力。也就是在這一年,貴州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0萬人,佔全國的9.3%,減貧人口全國最多。

  2016年,“十三五”開局,“大扶貧”第一次被寫進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未來5年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這一仗,要堅決打贏的是牽掛493萬貴州人福祉的攻堅戰。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貴州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大力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堅持“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衝破貧困的桎梏、撕掉貧困的標簽。

  為紮實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貴州更注重完善頂層設計,構築起精準扶貧強勁政策“組合拳”——

  緊盯2020年“脫貧困、奔小康”目標,2016年,省委、省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小康的決定》等“1+10”配套文件,並開創性地制訂、實施了《貴州省大扶貧條例》,使脫貧攻堅進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去年8月,在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後,貴州還出臺了《貴州省發展蔬菜産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等13個脫貧攻堅方案,涉及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和中藥材為重點的産業扶貧,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等各項扶貧脫貧政策。

  2017年2月3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貴州發佈2017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令,要求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告捷。隨後,又發起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行動令。

  今年,也是在春節剛過,省委省政府又發佈了2018年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成為全省各地打響脫貧攻堅戰的總號令。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貴州全面打響以農村“組組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搬遷扶貧、産業扶貧、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等“四場硬仗”,實施精準脫貧——

  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自2015年12月,貴州率先在全國打響易地搬遷扶貧“當頭炮”,牢牢把握“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根本要求,做深做細易地搬遷扶貧工作。2017年,全省53萬搬遷群眾遷入新居。

  大抓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著力於打通農村交通的“最後一公里”。去年,建成組組通公路2.5萬公里。

  産業扶貧是根本。去年,貴州創新生産經營方式,創新産銷對接機制,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共實施産業扶貧項目1.5萬個,70余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成功脫貧。

  “扶貧先扶智”,貴州教育扶貧作為最根本的精準扶貧,加大財政投入,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於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高中、大學實行“兩助三免(補)”補助政策。2017年,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3萬人。

  同時,貴州堅持自我發力與向外借力並舉,大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深入推進大型國有企業結對幫扶重點貧困縣,以及國企“百企幫百村”、民企“千企幫千村”,構建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

  戰果纍纍。2015年至2017年,貴州共減少貧困人口373.8萬人。僅2017年,減少貧困人口12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6%降到7.75%。

  “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

  今年以來,貴州大力培育和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將“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教育凝聚成脫貧攻堅的磅薄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大力振興農村經濟産業革命,紮實推進“春風行動”,擼起袖子加油幹,幹出貧困群眾獲得感,闊步貴州人民小康夢。(趙勇軍)

  來源:貴州日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