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科研攻關 貴州師大踐行生態文明別樣路徑

2018-06-26 14:46: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對於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來説,2018年註定是極富特殊意義的一年。2009年,貴陽成功舉辦首屆生態文明貴陽會議;2013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升格為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我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際性高端峰會,成為貴州向世界發出生態文明聲音的重要窗口。10年的努力,綠色已經成為多彩貴州發展的主色調;10年的實踐,生態文明正在成為貴州大地的主旋律。

  對於紮根貴州、服務貴州的貴州師範大學來説,加強科研攻關則是他們踐行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助力貴州生態建設的主陣地。

  直面石漠化:攻克“生態癌症”

  石漠化被學術界稱為“生態癌症”,是生態再生性幾乎為零的喀斯特環境。作為世界上岩溶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貴州喀斯特地貌面積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73%,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亂石旮旯地,牛都進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幾小籮”是被石漠化困擾的當地農民生産生活條件的真實寫照。如何修復脆弱的生態環境,消除貧困,成為貴州師大科技攻關的重點領域。

  花江大峽谷位於關嶺縣以南、貞豐縣以北的北盤江花江河峽谷兩岸,是貴州高原上典型的喀斯特峽谷區域。2000年,該地區石漠化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89.79%,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47.17%,人均純收入650元。

  自國家“九五”計劃以來,以熊康寧教授為首席專家的貴州師大科研團隊選擇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花江大峽谷作為研究示範區。經過科研團隊20年的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積累,花江大峽谷如今已初步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一套適宜喀斯特環境特徵的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花江模式”應運而生。截至2015年12月,花江大峽谷沿岸示範區植被覆蓋度在1996年3%的基礎上提高到47%,石漠化面積比例降低31%,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6年的650元提高到5950元。如今,該模式已在貴州省鎮寧、紫雲、冊亨等55個縣市和重慶、廣西、雲南等省區10余個縣市進行工程化推廣運用。

  與此同時,貴州師範大學科研團隊還對喀斯特山區農業生態環境實施遙感監測技術進行多年科研攻關,並取得顯著成效。以周忠發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運用高光譜遙感、SAR遙感、高解析度遙感和國産新型衛星遙感技術,融合“3S”系統、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管理信息系統調節和控制農業系統,綜合使用農業資源環境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建立了分級管理的智慧化、高精確度、動態更新的農業資源環境大數據平臺,開展農業資源環境大數據挖掘分析,將結果應用到農業的各個環節。目前,該成果在貴州省的黔南、安順、銅仁等市州30多個縣(市、區)推廣應用,惠及農戶達20萬戶,産生經濟效益約2000萬元,培養技術人員400余人。

  生物科研攻關:開啟“生態寶藏”大門

  在貴州省畢節市中部,有一片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鵑林帶,分佈有60多種杜鵑花,是迄今為止已查明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種類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鵑林,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近年來,百里杜鵑景區依託當地罕見的高山杜鵑資源,推動了旅遊産業快速發展,成為拉動貴州旅遊增長的龍頭景區之一。

  然而,生長在野外的高山杜鵑因花期短,盛花期僅15天左右,成為制約當地杜鵑旅遊産業發展的瓶頸。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盡可能延長杜鵑花的花期,成為當地旅遊産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2009年,百里杜鵑景區管委會與貴州師大合作,由陳訓研究員和乙引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實施科研攻關,對當地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和迷人杜鵑等3種高山杜鵑實施花期調控。“在百里杜鵑景區,漫山遍野的杜鵑不同於盆栽,不可能通過溫室控溫、光照調節等常規方式來調控花期;同時,景區內的杜鵑品種品繁多,每個品種的花期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為各個杜鵑品種重新尋找新的花期調控手段。”乙引教授表示,經過3年的科研攻關,科研人員先後進行了植物生長激素調節、日照調節、微量元素調節等多種試驗,最終研製出高山杜鵑花期調控的專用噴灑劑,調控花期效果最佳,讓杜鵑的花期延長了10天左右。

生態科研攻關 貴州師大踐行生態文明別樣路徑

  百里杜鵑金坡景區 (攝影 顧文山)

  改良引進在不同時期開花的杜鵑新品種,是延長百里杜鵑花期的又一重要方式。2016年,百里杜鵑與貴州師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病蟲害防治、花期延長、品種繁育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通過近兩年努力,貴州師大科研團隊在全球範圍內上千種杜鵑花品種中,初步挑選出數十種觀賞性佳、又可能適應貴州當地氣候環境的品種進行雜交繁育。“目前,已有6種杜鵑雜交繁育獲得成功,開始進行花苗培育,並將大規模種植。屆時,這些不同時期開花的高山杜鵑品種能讓花百里杜鵑的花期將從目前的3月中旬至4月底延長至6月底。”乙引教授表示,還有18種不同時期開花的杜鵑也完成了實驗室雜交繁育工作,通過將更多不同時期開花的品種進行搭配,百里杜鵑的觀花期將延長至9月份。如今,隨著杜鵑花期的延長已給當地帶來顯著的經濟效應及扶貧效應。

  石斛是貴州四大主要中藥材之一。然而,野生石斛資源稀缺,種苗少等問題一直是制約石斛中藥産業發展的瓶頸。以乙引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利用組織培養解決了石斛資源稀缺,種苗少的難題;通過倣野生林下栽培、大棚栽培技術的推廣解決了栽培技術難題;通過對石斛有益內生真菌的研究,發現了黔産石斛生長過程中的關鍵有益菌,通過噴灑和根灌實驗室研發的有益內生真菌藥物能明顯提高幼苗成活率和調節內生真菌種群及數量,進一步提高石斛産量和品質。同時,該科研團隊還聯合貴州同濟堂制藥有限公司、金沙臺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借助企業優勢資源,研發了膠囊、滴丸、飲料、石斛鹼含片、石斛鹼純品等石斛産品,為貴州石斛産業發展拓展出新路。

  科研小創意:找到污水處理的“極簡模式”

  加強污水處理,一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之一。多年來,貴州師範大學科研團隊一直在探尋生活污水處理的“極簡模式”,以盡可以少的成本,還人們碧水清流。

  “高效清理河道垃圾,全自動無人操作還不費油電沒有任何浸染?”為解決城市河道漂浮垃圾清理時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避免因垃圾長期在河面堆積而形成水質污染,2015年,貴州師大蘇明教授帶領的學生團隊設計出這樣一種河道漂浮垃圾打撈裝置。

  “這套裝置包括垃圾提升機構、垃圾攔截機構、水車、垃圾漏斗和河岸搖臂支架。動力來源於水力,不消耗其它能源,不産生任何污染,而且還基本無噪音。”蘇明教授表示,河道漂浮垃圾打撈裝置在工作時,所有聚攏、打撈、濾水、卸載等整個清掃環節,實現了全自動化,無人操作,並能實現不間斷工作。同時,它還能夠適應各種複雜狀況的河道環境,適用於有水流動的不同深淺的河道,採用可調式浮標與搖臂機構作為穩定部分,能實現産品隨河面的高低上下浮動。

  據蘇明教授介紹,學生團隊曾針對貴陽市清鎮市河道管理辦公室負責的河道做可行性研究。該河道有14名工人,採用人工打撈的方式打撈,且不説安全性和舒適性無法得到保障,按每人每月2500元工資計算,每年僅人力成本就達42萬元。利用他們研發的河道漂浮垃圾打撈裝置打撈漂浮垃圾,設備成本價不到5萬元,只需2名工人偶爾去清理漏斗中的垃圾即可,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工作強度。

  截至目前,該項科研成果不僅獲得全國第十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賽一等獎,國賽三等獎,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與此同時,貴州師範大學的夏品華博士為首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研製出生態河岸構建技術與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為廣大農村低成本處理生活污水開闢一條新路。

  “該技術主要是在農田和河道之間選擇離河道15-20米距離的區域構建生態濾岸,建立階梯式污水滲濾凈化系統,並在每級濕地滲濾凈水區域上,根據當地的水質,搭配種植不同種類的濕地植物,用於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成份,並凈化生活污水”。據夏品華介紹,目前該技術已經在紅楓湖大衝村、威寧草海等地成功推廣應用。當地生活污水經階梯式污水滲濾凈化系統進行生物吸收的滲濾凈化處理後,水質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10年來,貴州師大生態科研攻關已經結出纍纍碩果,綻放的生態科技之花,也為綠色發展的貴州涂上一抹亮色。(文\柯士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