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 貴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堅實
“三去一降一補”各項任務取得積極進展、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幅度高於全國水準2.9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拉動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貴州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貴州省經濟呈現“增速穩定、結構優化、質效提升、動能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貴州省經濟高品質發展條件不斷累積,促進了經濟運行平穩向好。市場需求回暖、動力活力增強、品質效益提升,表明貴州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成效,經濟高品質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三去一降一補”取得積極進展
上半年,貴州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
去庫存取得進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為97.1%,較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産成品存貨下降0.6%;産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為14.3天,較上年同期減少0.9天。
去杠桿紮實有效。從微觀杠桿率看,企業資産負債率為62.0%,較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
降成本穩步實施。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77.07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1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三項費用支出為9.78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56元。
補短板力度強勁。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4%,全省移民搬遷投資增長1.1倍。
農業經濟産業革命強力推進
全省以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為突破口,打響種植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攻堅戰,大力提高優質農産品供給能力,農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96.88億元,增長6.4%,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2個百分點。
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上半年,全省蔬菜産量1068.13萬噸,同比增長16.9%;食用菌産量15.14萬噸,園林水果産量72.71萬噸,茶葉産量13.84萬噸。全省種植業增加值499.75億元,同比增長7.2%。
畜牧業發展形勢向好。上半年,生豬出欄927.65萬頭,同比增長0.8%;家禽出欄5315.11萬羽,增長5.1%;豬牛羊禽肉類産量102.01萬噸,增長2.1%。全省畜牧業實現增加值增長4.1%。
工業動能轉換不斷加快
全省深入實施“雙千工程”,促進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高於全國水準2.9個百分點。
“千企改造”推動傳統産業加速發展。上半年,煤、電、煙、酒四大行業增加值合計增長12.5%,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6.3個百分點。
“千企引進”助力新興産業發展壯大。計算機、汽車、醫藥、電氣機械工業四大新興産業合計拉動工業經濟增長0.95個百分點。
新經濟促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上半年,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7%,網絡零售額增長33%,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19%,綠色經濟“四型産業”增加值佔比達40%,大健康産業增加值佔比達8.4%。
服務業轉型穩步升級
全省大力發展以山地旅遊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著力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拉動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發揮拉動經濟增長“主力軍”的作用。
旅遊業持續井噴式發展。上半年全省接待遊客4.7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4382.06億元,分別增長34.1%和39.5%。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平穩增長。上半年全省高鐵累計發送旅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57.6%,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長18.6%,公路運輸總週轉量增長12.1%,航空運輸總週轉量增長12.9%,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7.2%。
市場消費繁榮活躍。1至7月,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202.54億元,同比增長10.9%。
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以網絡銷售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42.25億元,同比增長50.0%。
經濟運行整體品質提升
上半年,全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經濟運行整體品質顯著提升。
三大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全省財政總收入1726.29億元,增長19.4%,比上年同期加快8.6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0.73億元,增長45.2%;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增速高於全國水準0.9個百分比;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7%,增速高於全國水準0.9個百分比。
經濟運行協調性向好。從人流上看,全省高鐵累計發送旅客量同比增長57.6%,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長18.6%;從物流上看,全省公路運輸總週轉量增長12.1%,航空運輸總週轉量增長12.9%,郵政業務總量增長17.2%;從電流上看,上半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708.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從資金流上看,1至7月,全省貸款餘額增長18.7%,為經濟運行提供了相對充裕的流動性。
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662.0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同期增長0.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3個百分點,實現了以較低能耗支撐較快增長的目標。
民生事業持續保持改善。全省民生領域投入快速增加,全省教育支出增長14.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8.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20.3%,扶貧支出增長20.8%。(作者 黃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