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黔西“貼心書記”尚永華的駐村故事

2018-08-27 14:57: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麗芳|責編:陳夢楠

  “駐村1200多個日夜,回家擁抱兒子只有10多次。”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甘棠鎮三馬村第一書記尚永華説。

  “從2015年3月駐村扶貧以來,就很少能夠回家,對家人和孩子關心和陪伴不夠。”8月24日,坐在辦公室整理扶貧工作資料的尚永華告訴同事,“我與村民們在一起的日子是陪兒子時間的幾十倍。”

  三馬村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一個以種植農業為主的傳統村,全村7個村民組385戶1573人。2014年,黔西縣開展建檔立卡精準識別貧困戶,三馬村由於貧困發生率高於20%被列入深度貧困村。

  尚永華是黔西縣委宣傳部派到三馬村的扶貧幹部。“改變貧窮,擺脫貧困。”2015年成為三馬村第一書記後,面對三馬村的“困境”,尚永華渴望改變村民過得緊巴巴的日子。

  駐村後,尚永華一家一戶的去拜訪村民,把他們的訴求想法都記在民情日記上。三年來,民情日記就記錄了4個筆記本。

貴州畢節黔西“貼心書記”尚永華的駐村故事

尚永華在養殖基地觀察兔子生長髮育情況

  三馬村境內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人均不足一畝地,田薄地少、山高坡陡,村民主要以傳統耕種和養殖為經濟來源,生活基本處於自給自足狀態,社會經濟發展緩慢。

  尚永華與村裏的扶貧幫扶幹部一起研究,將全村所有貧困戶納為合作社的股東,利用“三變”改革,讓貧困戶真正成為合作社的參與者、建設者、管理者、受益者。以農民講習所為宣傳平臺,結合“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一宣五幫”等活動的開展,團結全村21名黨員及13名積極分子與結對幫扶幹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如板凳會、院壩會、家庭會、小組會等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傳遞黨的扶貧精神。

  殘疾人池順明想養牛,尚永華就幫他貸了款,還帶他到養牛基地參觀學習,現在池順明已養殖能繁母牛6頭,已經脫貧。村民羅光奎長期患病,想放棄治療,尚永華反復勸説,並多次送羅光奎到大方縣黃泥塘鎮就醫,目前羅光奎病情已有所好轉。村民殷明祥多次酗酒鬧事,尚永華多次上門談心,還聯繫了村護寨保潔員的工作,如今殷明祥已經改掉了酗酒的毛病,踏實工作。村民缺乏種養殖技術,尚永華就自費買來相關種養殖書籍,自己先學,然後又去教授村民邊做邊學,全村家畜養殖技術得到全面提高。

  “村裏無小事,事事民關切。”作為第一書記的尚永華,堅持“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親自上門調解的做法贏得了民心。滴水岩組村民池國雲池永昌池永德兄弟,因為修建通組路佔地互不相容,尚永華分別上門10多次勸解,終於達成協定和好完成公路修建。爛田衝組熊吉書熊吉亮兄弟因修建豬圈引起矛盾,尚永華多次上門了解,又給他們申請了司法援助,最終調解成功。

  2017年4月,三馬村成立了綠色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新建規模化獺兔養殖園區2座,新建中華蜂養殖基地3個。

貴州畢節黔西“貼心書記”尚永華的駐村故事

黔西縣三馬村的中華蜂養殖 

  獺兔養殖基地建成的前三個月,尚永華每個月都吃睡在村,淩晨一兩點鐘還與值班村民一起在基地查看獺兔生長情況,經常一身的兔毛,惹得村民親切的稱呼為“養兔書記”。

  2015年至今,三馬村落實到戶扶持基礎母牛養殖107頭財政補貼26.75萬元、商品豬養殖50頭財政補貼2萬元、後備母豬養殖33頭財政補貼2.475萬元、土雞養殖5750羽財政補貼5萬元,幫助發放“特惠貸”貸款38戶178萬元;退耕還林還草1463.1畝,財政補貼40.477萬元;種植蔬菜財政補貼5.04萬元。正是這些項目的實施,使該村貧困發生率由20.4%下降到1.59%,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00元上升到8000元。

  塘家溝組是三馬村最偏遠的一個自然村寨,坡陡路窄,一直沒有通路,村民生産生活靠人背馬駝,通路成了全寨人最大的願望。尚永華到塘家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民發動起來,多次召開板凳會商議修路。村民有畏難心理,他無數次的耐心説服,並帶頭捐款500元參與修毛路。沒有施工隊願意來修,他就把全寨人組織起來,年輕人用耕牛拉砂石拉水泥,老人小孩做飯搞後勤。歷時92天,尚永華水膠鞋穿破2雙,在全組12戶村民和30余名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把塘家溝組村民盼了幾代人的“脫貧致富路”修通。

  從2015年駐村扶貧開始,尚永華與三馬村村民一起出工出力,共修建通村路6公里,通組路8公里,連戶路6169平方米,院壩硬化1320平方米。

貴州畢節黔西“貼心書記”尚永華的駐村故事

黔西縣三馬村塘家溝的出山路 

  尚永華反復思考著三馬村的“破困之路”。紮實推進以農村公路“組組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徹底改變三馬村的交通狀況;大力推動村級産業扶貧,選準主導産業,培訓農民,強化技術,用好脫貧攻堅産業基金,創新生産經營方式、産銷對接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讓農民持續增收脫貧致富。一個接一個的扶貧致富計劃出爐,讓三馬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曙光。

  “基層組織強,扶貧幹部、第一書記、村支兩委有戰鬥力,基層工作則發展好,百姓富,反之則困難重重。”甘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邰明傑認為。

  在尚永華的引導下,三馬村按照利益聯結分配模式,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思路決定出路,作風決定成敗。”尚永華認為發揮好“基層黨建”的繡花針作用很重要,“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就一定能繡出脫貧致富的美好畫卷。”(黔西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