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息烽縣啟動
國際在線貴州頻道消息:秋分時節,風和日麗,丹桂飄香,正是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9月23日上午,由貴州省農業委員會、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主辦,貴陽市農業委員會、中共息烽縣委、息烽縣人民政府承辦的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貴陽農業嘉年華活動在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美麗南山田園綜合體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 岳旺)
“第六屆貴陽農業嘉年華”作為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以“南山寄鄉愁,歡歌慶豐收”為主題,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遵循“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原則,堅持農民主體、政府引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活動內容主要包括農民慶豐收苗族竹竿舞、苗族蘆笙舞、豐收鑼鼓、山歌對唱、民間嗩吶等民俗文化表演,菊茶文化展示、蜜園開箱活動,廿四節氣經典誦讀,農特産品和民間美食展銷等。此屆貴陽農業嘉年華活動,通過組織園區重要節點農耕文化靜態場景佈置、田間地頭農事活動動態場景再現、民族民間民俗慶豐收文化展演、農特産品及民間美食展銷,圍繞貴州民族特色、山地特色和爽爽貴陽特色組織展開。
此屆嘉年華以“共建共享”理念為指導,緊扣生態和發展的時代主題,牢抓頂層設計,堅持“1433” 原則[(簡稱:一主線、四統籌、三發力、三融合),即以“三變”改革為主線,以農業為基礎的四統籌(統籌特色小鎮、農業園區、富美鄉村、景區),以共建共享為紐帶的三發力(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以市場為先導的三二一産業融合發展,將休閒觀光農業、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建設一批“農業+”田園綜合體,打造一片靚麗的區域。此屆農業嘉年華的項目建設定位為“美麗南山.心的驛站”,打造了息烽縣美麗南山田園綜合體,通過將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與旅遊景點無縫銜接,實現有花、有果,促進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産品變商品、勞動變運動、農家變店家,最大限度發揮農業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旅遊價值,促進農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
息烽縣玫瑰共享莊園 (攝影 岳旺)
據悉,南山田園綜合體位於息烽縣城規劃區南部,明清時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塞,而今已建成農旅充分融合、助推精準扶貧的鄉村振興示範區,其中規劃面積15.9平方公里,規劃建設各類項目25個,包括蘭海高速息烽南站、南山溫泉大健康養生項目、玫瑰共享莊園、驛站共享莊園、五穀共享莊園南山共享菊園、南山共享蜜園、南山共享果園、南山共享稻園、小南海濕地莊園、紅色拓展訓練營地、房車露營地、越野車體驗場及景區交通、通信、電力、給排水基礎設施等。
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復發佈,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利於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還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
當地群眾跳起竹竿舞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攝影 岳旺)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102個各地組織的活動被納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其中,貴州省獲批4個,分別是黔東南香禾發展大會、黔南水族端節、第六屆貴陽農業嘉年華、黔西南“八月八”苗族風情節。同時,貴州省盤州市普古鄉舍烹村、荔波縣玉屏街道水甫村、興義市萬峰林街道上納灰村分別入選了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特色村莊名錄;從江縣小黃村的侗族千人大歌,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龍潭村的仡佬族吃新節,黎平縣雙江鄉黃崗村的侗族攔門酒、長桌宴載歌載舞慶豐收,雷山縣西江鎮的西江苗年文化節入選了100個鄉村文化活動名錄;“蝦子辣椒”“興仁薏仁米”“威寧洋芋”“都勻毛尖”入選了100個農産品品牌名錄;稻草排骨、酸湯魚、絲娃娃入選了100個鄉村美食名錄。
對於今年舉辦的貴州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自貴州省息烽縣永清鎮的農民代表王強進有自己的切身感受。王強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今年三十多歲,前幾年都是通過外出務工維持生活。這幾年國家對“三農”越來越重視,所以自己選擇回家裏發展種植業,如今自己通過“三變”政策的支持種了刺梨和蔬菜共五百畝,使得收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僅如此,自己生産的農産品在銷售渠道問題上也有政府在幫忙解決,自己只需要把地種好就行了。
當地群眾喜慶“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攝影 岳旺)
活動當天上午,與會領導和嘉賓現場觀摩了美麗南山田園綜合體玫瑰共享莊園、田園綜合體展示中心、驛站共享莊園、蜜園共享莊園、菊園共享莊園、五穀共享莊園和五穀驛攝影展,並觀看了沿線舉行的豐收鑼鼓表演、廿四節氣經典誦讀、“鄉愁息烽”書畫展、農民太極拳展示、農民監球賽、民間山歌對唱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場景展示,當地農民沉浸在豐收的的喜悅中。(文 田秋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