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縣獼猴桃走産業融合發展之路 年産值超百億

2018-11-06 14:22:57|來源:貴陽晚報|編輯:岳旺|責編:陳夢楠

  11月3日,在水城縣獼猴桃園區管委會冷鏈物流中心,儘管獼猴桃的銷售已經進入淡季,但十幾名工人仍在忙碌著,對不同的果子進行分級篩選,然後裝箱、發貨。

  今年8月中旬以來,每天通過該物流中心發出的獼猴桃訂單快遞,高峰期每天達到數千件,平時也有千余件。

  水城縣獼猴桃的種植發端于2000年。當年,農業部門在猴場鎮試種300余畝作為扶貧項目,5年後挂果成熟的紅心獼猴桃,因清香濃溢、口感極佳、品質上乘而“一炮走紅”。

  於是,2010年起,水城在全縣推廣種植獼猴桃,從而引發了一場“農村改革”。被兩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的六盤水“三變”改革,就是隨著獼猴桃産業不斷壯大發展而誕生的一項農村改革制度。

  為了讓更多農戶享受獼猴桃帶來的紅利,水城縣按照“平臺公司+村集體或村級合作社”、“企業+合作社+農戶”的“三變”模式,以股權為紐帶,把村集體、企業、農民連成一個共同體,形成“村企聯合、産業連片、基地連戶、責任連體、股份連心”的“五連”模式,達到了“聯産聯業、聯股聯心”的效果。

  來自米籮鎮倮麼村李家寨組的楊福海和柏雲忠兩戶村民,于2017年底用土地入股獼猴桃種植,就分別獲得了11167元和10291元的股紅。除去每月在基地裏務工的收入2000元左右,僅是分紅,就足以讓兩戶村民摘掉貧困戶的“帽子”。而當年,倮麼村就發展入股農戶411戶,其中貧困戶入股139戶480人,土地入股743畝,分紅達45萬元。

  相比之下,楊福海和柏雲忠兩戶村民,已經算是“後來居上”入股獼猴桃的種植戶了。在他們之前,當地大批農戶已經享受到了這場變革的紅利。因獼猴桃種植,每年收入高達幾萬、十幾萬元的農戶,在水城一些村莊比比皆是。

  目前,水城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10.39萬畝,覆蓋32650戶123200人,其中貧困戶4803戶16424人。2018年,挂果面積5.3萬畝,産量2.8萬噸,産值11.2億元。

  獼猴桃産業的發展,還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拓寬了致富渠道。2017年來,水城縣2.93萬人通過培訓後到基地、企業務工,人均月收入在1000至2000元,其中500余人被企業聘用到生産、加工、行銷、管理等崗位就業,人均月收入達3000至5000元。

  此外,水城縣獼猴桃還引來國外商家的搶購,已開拓了加拿大、俄羅斯等海外市場,産品走出了國門。

  據統計,水城縣深化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打造的獼猴桃全産業鏈,讓生態、經濟、社會、旅遊“四個價值”發揮了最大化,實現獼猴桃産業年産值總計超過了100億元,帶動1.5萬人以上的村民穩定脫貧。本報記者 高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