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藝家努力譜寫文化發展新篇章

2019-03-06 11:51:49|來源:貴陽日報|編輯:孔令娟|責編:陳夢楠

(社會)貴州文藝家努力譜寫 文化發展新篇章

  市民在多彩貴州大型書畫“雙百”創作工程展覽現場欣賞畫作。(攝影 石照昌)

(社會)貴州文藝家努力譜寫 文化發展新篇章

  市民在多彩貴州大型書畫“雙百”創作工程展覽現場欣賞作品。(攝影 石照昌)

(社會)貴州文藝家努力譜寫 文化發展新篇章

  在上海南——貴陽K111次列車上,貴州書法家為乘客書寫春聯。(攝影 石照昌)

  重大主題文藝活動展示貴州新形象、文化公益惠及數百萬群眾、文藝創作精品迭出碩果纍纍、文化交流提升貴州影響力……在日前舉行的貴州省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上,來自全省各地、各民族的500余名代表歡聚一堂,回顧2012年貴州省第七次文代會以來,廣大文藝家共同譜寫的我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嶄新篇章。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對今後的文化發展,貴州文藝家滿懷信心。

  主題活動唱響“主旋律”

  本土文藝創作繁榮發展

  6年來,貴州省舉辦了一場場大型主題文藝活動——

  歷時兩年的多彩貴州大型書畫“雙百”創作工程,是貴州首次面向全國書畫界開展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創作工程;在“全國衛視看貴州”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中,央視多個頻道及全國省級衛視對貴州發展進行集中宣傳;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文藝展演,以及歷時半年的“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貴州珍藏中國美術精品匯展等,更讓老百姓共享優秀文化成果。

  此外,中國美術作品展暨2014多彩貴州國際原生態文化大匯活動,2018多彩貴州歌唱活動,以及圍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等組織開展的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均唱響了貴州改革開放的“主旋律”。

  本土文藝創作繁榮發展

  6年來,省文聯優化環境、激勵創作,有力推動全省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無論影視藝術、視覺藝術、舞臺藝術還是民間藝術,成績都引人矚目——

  影視藝術表現搶眼:大型電視連續劇《二十四道拐》獲中美第11屆電影節“金天使獎”、第30屆電視劇飛天獎“劇目獎”、第11屆電視製片業“電視劇優秀作品獎”、省“五個一工程獎”;《奢香夫人》獲第29屆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獎”;《勃沙特的長征》《生死96小時》《星火雲霧街》等10余部電影電視劇先後播出,引起強烈反響;電影《不朽的時光》獲北京青年影展大獎等13個獎項;微電影《爸爸的滋味》獲公安部消防局一等獎,《東山往事》《禮物》獲第五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三等獎。

  視覺藝術濃墨重彩:組織開展“多彩貴州——中國美術作品展”等81次展覽和130余次采風活動,推出作品1.2萬餘件,省內美術家入選全國各種展覽532人次、獲獎31人次;先後舉辦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等全國性展覽4次、省級展覽53次,全省書法家入選各類全國性展覽97人次、獲獎28人次;巡迴舉辦“攝影大篷車下基層”雙月賽36站,組織第11、12屆貴州省攝影藝術展等專業展覽,獲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和全國攝影藝術展金獎各1次;入圍24至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14人次,出版了《百年追影夢——貴州攝影史話》。

  舞臺藝術有聲有色:這幾年,貴州省組織多彩貴州新創歌曲等10余次主題徵集活動,産生了眾多精品,其中,《雲貴高原》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貴州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集萃》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金獎,《山水貴客》等5首歌曲和大型歌舞劇《仰歐桑》獲省“五個一工程獎”,《天眼》《心比天高》分別入選全國第五、第六批“中國夢”優秀作品,80余人次在省級以上音樂創作、表演賽事中獲獎;舉辦“多彩風”舞蹈新作品大賽等9個大型賽事,組織舞蹈工作者參加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等9個專業賽事,獲金獎6個、銀獎8個、銅獎5個;推出了《湄水長歌》、《臘梅迎香》等優秀作品,花燈劇《鹽道》入選第15屆中國戲劇節,在小梅花薈萃比賽、“和平杯”京劇小票友邀請賽等賽事中獲金獎3次、銀獎2次、銅獎2次、優秀獎4次;持續打造“杜鵑書薈”曲藝大賽,組織40余個優秀曲藝作品參加中國曲藝牡丹獎等15項曲藝賽事活動,25個節目分別獲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展演獎等。

  民間藝術競相綻放:貴州省實施“貴州民間文化五優引領工程”、舉辦全國農民畫展等5項大型民間文藝活動,以及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等7部民間文藝著作、《蟬之歌》等9部民間藝術及民間工藝作品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高端平臺取得的不凡成績,展示了貴州民間文藝新面貌。

  拓展渠道展示貴州形象

  6年來,貴州省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力圖講好貴州故事,在擴大影響上作出新貢獻。

  走出去,展示貴州新形象:完成“巴黎·多彩貴州中青年油畫家作品展暨中法建交50週年紀念活動”、赴加拿大舉辦“中國貴州·加拿大本拿比美術作品聯展及藝術交流活動”、赴俄羅斯舉辦“貴州風光·風情攝影展”;開展“兩岸文學對話”、“滇黔桂山歌大賽”、“亞洲微電影”交流及研討活動;推薦藝術家赴英國、俄羅斯、愛爾蘭、芬蘭等國家參加對外文化考察交流活動,進一步促進了交流,提升了影響。

  請進來,提升貴州知名度:承辦中外文化體育名人與生態文明建設講演會、發展中國家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多樣性研修班、“中國美術名家走進多彩貴州”采風創作活動、“全國十省美協主席畫貴州”采風活動、“美國文學影視媒體貴州行”、第七屆中國·西南六省區市攝影聯展、全國首屆民族美術論壇、西南片區音樂家協會貴州工作交流會等,使更多名人名家了解貴州、書寫貴州、宣傳貴州。

  沉下去,促進文化傳承:積極爭取“中國書法之鄉”“中國稻雕藝術之鄉”“中國布依族刺繡藝術之鄉”、“中國福文化之鄉”等“國字號”文藝基地落戶貴州;先後建立了息烽采風創作培訓基地、安順舊州書畫攝影培訓基地、平壩小河灣村音樂舞蹈創作基地、貴定音寨稻雕創作基地等20余個文藝傳承基地,充分發揮文藝基地在文化交流傳承中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了基層文藝發展。

  不拘一格培養文藝“黔軍”

  多年來,貴州省堅持把文藝人才培養和文藝領軍人物選拔放在重要位置,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不拘一格地“育”:舉辦全省文藝骨幹培訓班、新文藝群體研修班等50余個培訓班,累計培訓會員1.5萬人次,培訓人數、場次、規模均創歷史之最;全省文聯繫統、各級文藝家協會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開展會員培訓800多次,累積培訓會員近10萬人次。

  千方百計地“推”:健全各藝術門類青年“十佳”培養選拔機制,推出青年“十佳”文藝骨幹70人;發揮平臺優勢,開展“千百十”民間文藝人才培養計劃、文化傳承人培養計劃等,及時發現文藝人才。

  全力以赴地 “選”:創新評價激勵機制,完成第六屆、第七屆貴州省文藝獎評審工作,完成第12屆、13屆新長征職工文藝獎評獎工作等等,為貴州省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文化公益成就貴州經驗

  2013年,貴州省文聯率先在全國推出省級文聯文藝支教志願服務項目,受益學生超過10萬人次,中國文聯在試點總結會上向全國推廣“貴州經驗”,榮獲藝術公益中國行最炫公益項目稱號。

  幾年來,先後開展文藝志願專場慰問演出22場,服務群眾10萬餘人次;啟動鄉村少年宮輔導員培訓計劃,培訓鄉村藝術教師3000余人;積極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拜文化年”“到人民中去”等“送文化下鄉”活動180余場次,系列活動累計惠及群眾300余萬人次。

  在持續的文化公益活動中,貴州省文藝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獲得了服務人民和提高自身的雙豐收。

  擘畫貴州文化建設藍圖

  人才輩出、華章頻現,增強了貴州人的文化自信,此次文代會上,新的工作計劃令廣大文藝家對今後的文化建設充滿新期待。

  今後,省文聯將繼續大力實施“主題工程”“深扎工程”“惠民工程”;在創作上突出精品意識,全面提升文藝原創力,在繁榮創作上實現新突破;突出人才意識,全面提升文藝競爭力,在隊伍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今年,省文聯計劃舉行的重大主題文藝活動有——

  “2019國際盆景大會暨貴州國際盆景賞石博覽會”系列文化活動、“逐夢新時代——向國慶獻禮、向人民彙報”暨第13屆貴州省攝影藝術展、第13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貴州選拔展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美術作品展等;還將持續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我們的中國夢”“到人民中去”“文化進萬家”“攝影大篷車下基層”等惠民文化品牌活動,把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和文藝服務送到基層一線;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建黨100週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圍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等現實題材,圍繞歷史文化、多彩貴州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陽明文化、山地文化、“三線”文化等重大題材,圍繞多彩貴州系列活動等,集中推出一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藝術精品。

  此外,抓好省“十三五”文藝精品工程項目《偉大的轉折》《花繁葉茂》《看萬山紅遍》等拍攝工作,啟動《貴州電視藝術發展簡史》、《中國民間文學大系》(貴州卷)、貴州民間文藝“五優”引領工程、貴州省中青年美術家工作室制主題性繪畫創作扶持計劃等重點項目,推進“貴州省脫貧攻堅精品歌曲創作工程”創作、遴選、製作和推廣工作,引導全省廣大文藝家講好貴州故事;還將組織、策劃、開展各藝術門類文藝賽事和展示展演,以及加強與“北上廣”等省市文化藝術交流將舉辦的多項活動等。

  未來,貴州文藝繁榮發展可期。(作者 趙紅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