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用上“貴州造”防汛抗旱監測預警系統

2019-04-18 09:42:43|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孔令娟|責編:李玥

  去年底今年初,貴州省遭受低溫雪凝天氣。貴州省應急管理廳通過監測預警和指揮平臺高效及時調度,打贏了抗凝凍保民生的硬仗。  

  今年1月1日,通過應急管理雲平臺,省應急管理廳得知荔波縣管道燃氣儲存量少的信息,緊急調運5600方管道天然氣,保障了居民的用氣需求。  

  3月31日,運用貴州省應急管理廳組織開發的防汛抗旱監測預警系統,應急管理部實現了一張圖掌握全國汛情。  

  自去年組建以來,省應急管理廳堅持“邊開發、邊應用”原則,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初步建成了應急管理雲平臺,以信息化推動應急管理現代化,平臺功能在實戰中“威力”初顯。

  防汛抗旱:全國用上“貴州造”預警系統  

  3月31日7時45分,貴州省應急管理雲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汛抗旱監測預警系統在應急管理部雲平臺上線試運行,向全國防汛抗旱貢獻了“貴州智慧”。 

  這套基於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系統,共覆蓋52萬條小流域、5萬條中小河流和670萬個計算斷面,在15分鐘內就能實現全國小流域洪水預報預警發佈,實現了一張圖掌握全國汛情。 

  運用該系統,省應急管理廳還對全省一季度及全年水旱災害風險提前做出了研判分析。預計2019年全省降水總趨勢是“平偏豐年”,並根據預判能指導各地採取相應防範措施,在實踐中實現了用科技手段推進工作創新。

  縱橫相連:推動全省應急管理“一盤棋”  

  著眼于全省應急管理“一盤棋”的規劃要求,貴州省圍繞災害事故應急管理事前、事發、事中、事後四個階段,充分運用原有的18個功能應用系統,建立9個數據庫,並部署到省級有關單位和市、縣及鄉鎮基層組織,基本滿足了全省應急管理正常工作需要。 

  據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廳已對原有所屬水利、安監、森林防火、民政、消防等的8個轉隸單位相關信息系統完成了“物理接入”,實現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和指揮調度工作需要。全省9個市(州)、貴安新區和88個縣及其部門、1379個鄉(鎮)均統一部署了貴州省應急管理雲平臺。平臺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系統應用縱向貫通,初步形成了快速有效的應急指揮網絡,省、市、縣三級消防指揮網也已全面貫通。 

  在縱向貫通的同時,目前已有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省委宣傳部等近100個單位接入了貴州省應急雲平臺,實現系統應用的橫向覆蓋。自此,貴州應急管理雲平臺初步建成。運用該平臺,省應急管理廳建立了視頻會商指揮調度工作機制,實現了對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重要路段實時監測監控。目前已採集各類隱患近2000條。

  數據分析:編制全省應急救援“一張圖” 

  貴州地處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地帶,多年平均降雨量1179毫米,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頻發,給全省防汛帶來了嚴峻挑戰。為此,貴州省打破傳統預報理念,從全球的角度進行洪水預報,研發的大數據洪水預報模型和降水模型,實現了空、天、地一體化,從歷史到未來全時序的多元數據“一張圖”管理。  

  “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和水文氣象預測,2019年全省全年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多發,洪澇乾旱並重。”省應急管理廳科技和信息化處負責人彭震告訴記者,大數據統計了近34年來貴州省歷史降水資料,預測今年年降水量為1250至1350毫米,最大為1600至1700毫米,其中最大年降水量將主要發生在遵義、黔西南及銅仁等地。 

  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依託貴州省應急信息化平臺,推動實現分類別、分區域、分災種應急救援力量“一張圖”管理,並在4月底前完成採集錄入,5月份後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另外,基於應急管理雲平臺,貴州省還創建了安全生産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控”體系建設。該體系有利於企業將安全風險管控落實到人,夯實企業本質安全。 

  “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面臨專業人才和資金等難題。”省應急管理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貴州省將迎難而上,到2020年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應急管理信息化體系;到2022年再上一個臺階,實現應急管理全面感知、動態監測、智慧預警、扁平指揮、快速處置、精準監管及人性化服務。(作者 黃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