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牛起來”的銅鼓村
銅鼓村肉牛養殖基地 攝影 楊雲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楊雲):“人多地少,勞作成本高,村無産業百戶貧。”4月26日,銅鼓村駐村第一書記杜尚會在走組串戶的間隙向來銅鼓村調研扶貧産業的記者和扶貧幹部介紹起村裏的扶貧工作。“村裏無磚房,客來無好凳,想吃帶肉飯,除非過新年。”這些當地順口溜生動形象地反映該村曾經貧窮的生活狀態。然而,隨著政府反貧困力度不斷加大,銅鼓村也悄然發生著改變。
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淇灘鎮銅鼓村轄6個村民組,有358戶1382人,2017年以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1戶290人,貧困發生率為20.9%,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5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近兩年,生態脆弱的銅鼓村在大力發展柚子、油茶、蔬菜等産業同時,利用淇灘鎮是沿河最大的肉牛市場交易中心的優勢,將養牛培育成了致富龍頭産業,成功摘掉“深度貧困村”帽子。2017年底整村已經脫貧出列。目前,銅鼓村貧困發生率為1.95%。
據了解,銅鼓村抓住東西部協作扶貧契機,大力推進鄉村産業振興,將江蘇省張家港市80萬元對口幫扶資金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60萬元扶貧資金,按每戶7843.14元量化到1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集體入股貴州沿河梓瑜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村裏擴建的肉牛養殖基地,以“支部+公司+農戶”的形式,採取“保底分紅+股份”分紅方式運行。2018年,銅鼓村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以前,靠種植三畝荒坡農作物生活,收入很低。如今,荒坡地流轉給企業,自己受聘到養殖場務工,每月有2500元工資。”銅鼓村養牛戶楊秀寶説:“現在不但有了穩定收入,還在銀行有了人生第一筆存款6萬元,真正是摘掉窮帽子,走上致富路。”
目前,銅鼓村肉牛存欄200余頭,養殖牛和豬在30頭以上的大戶已有12家,並帶動貧困戶18戶。同時,村裏用緩坡種草養牛,用牛糞種蔬菜或培育經果林,已走上綠色循環發展之路。
“還是這山這水,村民的思想認識變了,家和村莊也跟著改變。” 銅鼓村駐村第一書記杜尚會介紹:“最近兩年,村裏建強基層黨組織,緊抓黨建扶貧黨員引領核心作用,發揮鄉村能人返鄉人才示範帶動作用,院壩會、田坎會、入戶會拉近了黨員幹部扶貧幹部與村民的距離,幹部群眾一起分析致貧原因,探尋脫貧致富辦法,才讓‘扶貧牛’模式獲得推廣實施,村裏的‘牛算盤’越撥越響,村民的‘牛生意’越做越好。”
銅鼓村肉牛養殖還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2018年,肉牛養殖公司與銅鼓村簽訂青貯玉米種植100畝,肉牛養殖公司負責按500元/噸進行回收,每畝地種青貯玉米可達5000斤,收入可達2500元,每戶種2畝地,一季可以收入5000元,青貯玉米一年可種植兩季,戶均可增收10000元。
民有志則鄉村興。從茅草屋、泥巴路到美麗的新農村、整潔平坦的硬化路,銅鼓村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鐫刻著新中國70年發展的時代印記,銅鼓村的改變是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脫貧的一個縮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