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2019-05-08 10:46:22|來源:多彩貴州網|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2018年1月31日,韋波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來自黔西南州普安縣江西坡鎮茶場社區丫口田的韋波,早年曾開過駕校,當過村幹部,幹過個體戶,還外出浙江余姚打過工,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把當地瀕臨失傳的布依族刺繡文化傳承發揚下去。

  鄉親們的致富路怎麼走?布依族刺繡文化如何傳承?這些都是擺在韋波面前需要逐一解決的問題……

  商機數次未成果

  入夏前的普安縣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鎮,周圍茶山連片的翠綠籠罩在清晨薄霧裏,仿若披上一層面紗的少女,溫婉嬌羞楚楚動人… …

  近日,記者走進這片美麗的風景線,前去採訪全國人大代表普安縣江西坡鎮茶場社區丫口田的韋波。

  來到該鎮新市民居住區,只見遠處是茶山雲霧繚繞的朦朧,近處是普安縣偉鮮布依族純手工服飾加工廠布依刺繡産品展示區,入口處的三塊牌子豁然醒目。

  走進店裏,記者見到了韋波:身著布依族服飾,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眼神平和卻透著堅定的執著,話語間不疾不徐------

  一番介紹後,韋波動作嫺熟而沉穩的坐到茶桌前,燒水、洗杯、看茶一氣呵成,他的故事便在這泡普安紅裏説開來。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韋波指著照片給記者介紹創業經歷

  2004年,韋波自家的久居老房破舊得幾乎要“搖搖欲墜”,他隨即東拼西湊把老房子改建成新房。這一改建不知不覺欠下外債8000多元。這筆錢對於當時本就拮據的韋波家來説不是小數目,思來想去韋波決定和妻子一同赴浙江余姚打工還債。

  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余姚還沒站穩腳跟,妻子突發疾病身亡,所幸韋波的不幸遭遇得到了浙江省相關人士的關心和慰問,不但免費為他料理了後事還給了他一筆路費幫助他返回家鄉。

  韋波痛定思痛,決心從此以後再也不外出打工,要想辦法在老家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可是創業的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2005年,生在茶山的韋波做起了收茶青賣的生意,可由於沒經驗又不懂市場行情,儘管幹得很投入最後還是血本無歸。

  之後的幾年,他憑著自己堅定的創業信念陸續捕捉到市場商機,但幾經週折還是以失敗告終。

  “生意場”失意的韋波時來運轉,“情場”終於迎來新的春天。

  當地姑娘王偉鮮,時年27歲,被韋波毫不氣餒的“屢敗屢戰”精神打動,力排眾議,義無反顧和韋波走到一起,並主動承擔起照顧家庭責任,對韋波的兩個孩子視如己出,一心一意支持韋波創業。

  創業迎來新轉機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日子讓韋波覺得更應該創造一份長期穩定的事業來做,正一籌莫展時,樸實的妻子王偉鮮經常一邊捏著手裏的刺繡針線一邊安慰他慢慢來。正是妻子這個平常的動作激起了韋波的靈感:我還到處找項目創業,眼前妻子做著的刺繡不就是最好的事業麼?

  憑著之前的經歷,信心倍增的韋波覺得這次的眼光不會錯。

  在韋波大量走訪和深入了解了本地布依族傳統刺繡發展情況後,2013年,韋波與妻子共同創辦了布依服飾加工作坊,創業終於迎來生機。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韋波夫婦在討論刺繡製作

  在韋波走村串戶過程中,他曾親眼看到部分農戶因不懂手工刺繡老作品的價值,而把那些老藏品用火燒了,或者將繡品轉給那些外地布藝推銷商人們置換。

  看著這些稀缺的純手工作品就這樣毀於一旦,韋波和妻子心疼不已。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這些難能可貴的布依族文化就真的被斷送掉了。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來改變這個現狀。”夫妻倆想法不謀而合,雙雙自掏腰包主動到各村各戶去把那些有年頭的老繡品收集回來,目前部分放在自己加工廠裏,部分借給了當地相關展館用。

  這些繡片中有的比他們自己年齡還大,除了看上去有些老舊外,針腳佈線沒有一絲一毫的破損。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韋波的妻子王偉鮮向記者介紹刺繡難易花色

  加工坊起初招不起工,只有妻子一個人,又是繡娘又是設計師,成效甚微,加上花了很大部分投入在老繡片的收集上,韋波又將面臨新一輪危機。

  韋波決心再一次“負債前行”------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12萬元收集更多的老繡品、擴大生産規模。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韋波收集回來的老繡品

  2014年,韋波將自家的平房加蓋一層,將加工坊從鎮上搬到農村自己家中,繡品花色從10多個增加到100多個,他開始嘗試從村裏請一些刺繡手藝嫺熟的婦女來幫忙。2016年,作坊逐步擴大成布依民族服飾加工廠,並固定聘用了7名當地布依族婦女作為繡娘,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2017年,加工廠採取外派刺繡的做法,讓300多名布依族“繡娘”在各自家中加工,其中38人來自貧困家庭,每人每月大約增收2000元。

  指尖繡出新生活

  看著日漸好轉的事業,韋波不忘初心,始終想著將感恩之心轉化為實際行動,除了聘用巧手繡娘,韋波希望能最先帶動當地的貧困戶就業。

  在韋波的服飾加工廠,繡娘潘小佔是本地的精準扶貧戶,2014年,潘小佔的丈夫不幸摔傷致死後,她一個人帶著4個娃娃,生活特別艱辛。韋波把加工廠搬回來後,就請她來廠裏上班,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2017年,韋波又幫助她申請國家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把房子翻修了。現在,她一家人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房子,生活也正一步步好起來。

  精準扶貧戶岑正英家也很特殊。丈夫是殘疾人,家裏有兩個孩子,平時就靠岑正英一個人到外打工勉強維持生活。2015年回家過春節,韋波把她留下在自己廠裏做工,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管好孩子。現在每個月能夠收入2000多元,兩個孩子也送到普安縣城一小讀書。

  記者正和韋波聊天時,一個頭戴土布白帽、係著圍裙身穿藍布民族服裝的婦女拘謹地站在門口,用記者聽不懂的布依族語言詢問著。

  該婦女名叫羅敏,細寨村精準扶貧戶,目前在該社區做保潔員的工作,雖然從小有刺繡功底,但沒有經過專門培訓,她怕自己的刺繡不符合標準,所以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先來打聽打聽。

  “我是聽到起周邊有人講可以來這點領東西回去做,我就上門“取經”來了。我從小就會這門手藝的,只是我們不像他們經過專業培訓那樣手快,就是慢慢做唄,做得了多少做多少,能增加收入總歸是好事噻。”羅敏爽朗的笑著説到。

  得到韋波答覆可以領繡品回家做,羅敏十分高興又存疑慮,“我們喜歡做、也想做,就是怕做了銷不出去。因為我們做出來的繡品完全是我們手工一針一線的,難做嘛,怕賣貴了沒人買,賣便宜了自己又老火,就是有這種顧慮。”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從村民那裏回購回來的加工半成品

  韋波又耐心細緻的給羅敏進行解釋,在得到韋波説“不愁賣不出去、只怕做不出來”的允諾後,羅敏高興地站起來邊往外門外走邊説“只要銷得出去們,我們做起也有勁頭得很哦”。

  像羅敏這樣登門求活的情況,幾乎天天在韋波的服飾廠上演,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剛剛從大山裏搬來的新市民。

  “我不但要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就業,帶領大家一起改變家鄉面貌一起脫貧致富,把布依族文化傳承發揚下去,我還要把家鄉的茶葉優勢和民族文化有效的結合起來。”韋波信心滿滿的對記者説到。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目前,韋波在傳承民族文化中,免費召集有興趣的中老年婦女和假期中小學生進行民族服飾製作培訓班,帶動民族文化創新發展。

  茶中滲透布依文化

  而隨著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純手工作品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欣賞,銷售市場也變得緊俏,部分商品已遠銷美國、德國等地。但畢竟藝術産品的消費市場有限,如果要長足發展還必須有更廣消費市場才行。夫妻倆一合計,決定還是圍繞本地最有優勢的茶葉來做文章。

  按照韋波的規劃,就是要把民族刺繡文化融進茶葉和旅遊中結合銷售推廣。可要把這看似不搭界兩者進行融合,做起來比想起來更加困難重重。

  韋波開始馬不停蹄進行嘗試,經過反反復復的推翻重來,眼下,公司正採取“在茶葉包裝上融入刺繡設計、將現代時尚元素與傳統刺繡結合、成立茶葉合作社、從源頭進行深入融合”的方法,把刺繡、茶葉、旅遊真正結合起來,打造文茶旅一體化發展模式。

  目前,韋波自有茶葉基地現共5500畝,採用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精準貧困戶”的模式,將當地布依人家茶葉合作社納入了旗下,該合作社下面有四個分廠已投入使用中。由服飾加工廠聯合創辦的貴州南中源茶旅有限公司正在申請茶葉濮安紅商標註冊,突出古茶籽發源地屬性,著力針對市場不同需求打造高中低端分層次文茶旅産品。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普安紅刺繡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韋波和妻子在靛染基礎上創新出來的“茶染”布藝刺繡,讓原本的傳統布料煥發新生機,孕育出傳統“布依藍”之外的“布依咖啡藍”,而且據其檢驗結果,茶染採用的都是純天然植物原料,製作出的布藝品將更貼近自然、散發清香,更有益於助眠、養性等保健功效。

(專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韋波:以傳統文化創新路 讓布依刺繡變産業

偉鮮服飾加工廠自己織染的圍巾

  已有雛形的茶葉店緊挨在布依服飾銷售門店旁,記者頗有興致的和韋波聊著。

  “一想到就立馬進行嘗試了麼?”

  “哎喲,你是認不得有好傷腦筋哦。”憨厚的韋波靦腆的笑了。“但再傷腦筋我也要堅持幹出來,才對得起父老鄉親們,才對得起我現在這個人大代表的身份。”

  2017年,韋波參加了貴州省民族文化發展研討會,他提出了“精加工産業鏈最大化老百姓創收利益”的想法引起與會人員的高度共鳴。

  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韋波在兩會上提出“對民族地區發展農特産品予以特殊支持”的建議並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批復。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韋波參加了中國高端圓桌茶葉論壇會,他將事先準備的一百斤普安紅做成了五百分伴手禮,分贈給大家。並在會上提出了“産業發展為老百姓增收的同時要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得到國內各著名茶葉專家和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可。

  説幹就幹的韋波,回來後立即聯繫有關部門,現在家鄉環寨路、民族茶文化中心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

  記者來到環寨路施工現場,已經平整出來的泥巴路蜿蜒盤旋,轟隆隆的機器聲正在作業著。

  “我的目標就是做一個産供銷一體化融創型企業,一是感恩,二是繼承民族文化刺繡技藝,三是帶動老百姓就業創收致富。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回來了就不想別的,一心只想著怎麼帶領著父老鄉親們發家致富奔小康,不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誓不罷休。”就在記者即將結束採訪時,韋波擲地有聲的説到。

  按照韋波的規劃,他的服飾加工廠,是要把周邊能夠有旅遊、有少數民族、懂得刺繡的群眾都集合起來,為他們找到一條指尖技藝變現的市場道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黔西南州旅遊推介大使的韋波,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把家鄉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謀一條帶動發展地方經濟、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有效把傳統文化與時尚融合以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未來發展之路正逐一實現。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韋波感到任重道遠,充滿憧憬。  

  記者手記:

  在韋波的服飾加工廠裏,韋波自己創作了一片感恩墻,他把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心都唱進了自己創作的布依山歌裏,他對布依文化的傳承重任也體現在了陳列著的老繡品物件上,畢竟這樣的繡片向我們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古老民族的手工之作,更是一門難能可貴的藝術,亦是老百姓當初的一副鮮活圖,是他們生活的歷史記錄。而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樣的傳承對於人們不僅僅在於那一分一秒的相視,更在於背後的聯想與思考;這思考關乎美,關乎善,關乎歷史,也關乎未來——這些繡片所展現的圖案,都有自己的故事。讀這些故事,可以刷新很多我們之前欠缺的認知,也可以豐富我們受限的眼界,讓我們銘記過去、奮鬥當下、繼往開來。(作者  金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