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企搶抓“新風口”
圖為貴州嵐宇茶業有限公司碾茶生産車間。
5月13日,家住開陽縣高寨鄉久場村的曹長英背著孫子,帶著丈夫和女兒,一家人齊上陣,到茶園裏採摘春茶。可今年的採茶跟往年不太一樣。不同之處在於,一是採摘茶青數量巨大,二是茶園基地裏多了遮陰網。
“往年採摘春茶大多是採摘‘一芽一’和‘一芽二’,一天採摘下來最多幾斤。現在採摘的茶青不只是這些,絕大部分茶青都能採摘,雖然單價要便宜點,但由於採摘茶青數量大大提升,一天能採上百斤,收入也挺可觀。”曹長英邊忙邊介紹著。一天忙活下來,一家人要掙上五六百塊錢。
發生在茶園基地裏的這些不同,源於茶業企業的轉型發展。
曹長英採摘的茶園基地屬於貴州嵐宇茶業有限公司,2008年開始在高寨鄉種植茶葉,發展至今基地規模已達3500畝。“這十多年一直在發展傳統茶産業,我們算是老茶企了。如今,隨著市場的變化,新産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公司負責人盧建華説,正因為此,讓他萌生了轉型的念頭。
經過多地考察,盧建華最終選擇抹茶作為轉型方向。轉型的第一步,就是對茶園基地進行改造,增設遮陰網。
“抹茶對於茶葉要求在於‘兩高兩低’,即氨基酸含量和葉綠素含量要高,茶多酚和茶鹼的含量要低,遮陰網可有效降低對茶葉的光照,從而達到這‘兩高兩低’的要求,讓茶葉顏色更綠、口感更佳,提升抹茶品質。”盧建華説。
“另外,抹茶對於茶青的需求量也很大。按照計劃,公司每年可做三季,每季採茶時間約為25天,這改變了以往大多茶企只做春茶的習慣,使得茶青的下樹率從以前的不到15%增長到80%以上。”他補充説,抹茶對於茶青巨大的需求量,也能極大地帶動當地茶農增收。
除茶葉基地的改造外,盧建華已在龍崗鎮建起新的廠房,購進價值600萬元的新生産設備,建設兩條生産線,目前已進入生産階段。
“現階段,公司生産的産品為碾茶,這是抹茶的原材料。”盧建華解釋説,茶青進入生産車間後,經過攤晾、殺青、烘乾等多道工序就變成了顆粒狀的碾茶,打包後就可進行銷售。“目前,公司已與浙江紹興禦茶村茶業有限公司簽訂銷售合同,銷路不成問題。按照春茶碾茶每斤60元至80元、夏秋茶碾茶20元至25元的價格估算,碾茶每年産值可達300余萬元。”盧建華粗算了一筆公司轉型的收益賬。
在盧建華看來,這僅是公司轉型的起步。傳統茶葉用來泡著喝,而抹茶是打成粉來吃,且用途廣泛,可摻入多種食品裏,市場前景更加廣闊,是茶産業發展的“新風口”。
“公司計劃明年繼續購進設備加工抹茶,抹茶才是轉型發展的重頭戲。”他介紹,抹茶的市場價格約是碾茶的四到五倍,等公司真正轉型成功,産值將突破千萬元。(作者 李春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