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成為大數據發展的戰略策源地
5月29日,2019數博會圓滿落幕。
這幾天,6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6萬名嘉賓通過數博會這個充滿合作機遇、引領行業發展的國際性平臺,共商發展大計,共享最新成果,共同開創大數據融合創新的美好未來。
聚焦“創新發展、數説未來”主題,2019數博會專業性高度凸顯、國際化魅力四射。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數博會引領了大數據融合創新的未來之路,開啟了攜手構建大數據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探尋之旅。
作為全球首個大數據主題博覽會,數博會已經走過五個年頭。從“‘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安全與發展”主題,到“大數據開啟智慧時代”“數字經濟引領新增長——開啟數字化轉型”“數化萬物 智在融合”“創新發展 數説未來”,變的是主題,不變的是專業的大數據核心內容。
數博五年,一路精彩:論壇展會內容越來越豐富,聚焦領域越來越精準。
2015數博會,舉辦了22個分論壇、28項相關活動。
2016數博會,舉辦了68場論壇、17個系列活動,並未設置高端對話。
2017數博會,舉辦了156項系列活動,其中5場高峰對話會。
2018數博會,舉辦了8場高端對話、65場專業論壇、40余場成果發佈活動。
2019數博會,舉辦了9場高端對話、53場專業論壇、26場數博發佈、24場系列活動。
高端對話從0到9,大咖雲集,共話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與全球減貧、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專業論壇和展會越來越聚焦最領先的雲計算、物聯網、5G、VR技術、智慧製造,專業性越來越高。
阿裡巴巴、華為、京東、美國蘋果、日本松下、德國西門子、英國匯豐銀行等39家500強企業帶來最新的大數據領域成果。
因為專業,更凸顯出數博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也讓貴陽發展大數據的勇氣和底氣更足。
2015數博會上,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説:“若不投資貴州,十年後定後悔。”高德納諮詢公司全球副總裁琳達·普賴斯大讚貴陽:“大數據即將變成貴州的主流,影響貴州人的就業,推動城市的繁榮。”
2016數博會上,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説:“李克強總理來參加數博會,貴州、貴陽成為焦點。實際上,過去兩年,全國大數據的焦點都在貴州、貴陽。”
2019數博會上,戴德梁行公司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董事容亞當説:“貴州融入‘一帶一路’有很好的資源優勢。貴州特別是貴陽重視大數據發展,發展現代物流很有優勢。”
因為專業,每年5月下旬,全球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中國西南腹地的貴陽,數博會成為全球大數據和互聯網發展領域專業人士最熱衷的舞臺,也成為各國學者和研究人員思想碰撞、理論探討的最佳場所。
2015數博會,近1000家企業和機構參加,中外嘉賓達3000多人。
2016數博會,各類參會人員(嘉賓)達46000余人,國外及港澳臺嘉賓700余人,加上隨行及駐華高管達1300余人。
2017數博會,21個國家和地區的1.7萬名代表和嘉賓參會。
2018數博會,29個國家和地區的5.3萬嘉賓及代表參會。
2019數博會,6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6萬名嘉賓參會。156家外國企業參展。20名兩院院士在內的129名專家學者參會。嘉賓數量和層級均為歷屆最高。
專業性和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數博會,正散發著前所未有的魅力。
全國政協委員、貴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在接受專訪時感慨道:“大數據不僅改變了貴州和貴陽對世界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世界對貴州和貴陽的認識。2019數博會,最大的關注點就是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貴陽變成了一個被世界關注的中心,變成了大數據發展的戰略策源地、變成了引領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專業的大數據論壇展會,集聚專業的大數據思想。專業的大數據思想碰撞,結出專業的大數據碩果。
2015數博會,發佈了《大數據貴陽宣言》,貴陽先後與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40家企業和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北京·貴陽服務外包及呼叫中心現場集中簽約坐席1.6萬席,投資總額30.8億元。
2016數博會,全省簽約項目180個、總金額379.25億元,項目涉及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和衍生業態等。
2017數博會,全省成功簽約項目360個、金額533.55億元。蘋果iCloud項目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
2018數博會,全省共簽約合作項目199個、金額352.8億元,初步建立了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2019數博會,全省簽約項目125個、金額1007.63億元。《塊數據5.0》《數權法1.0》發佈,49項領先科技成果獎項目發佈。
數博會見證了中國數谷的“大數據+”實踐步伐,引領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浪潮,助推了經濟高品質發展。
五年征程,數博會為“中國數谷”的崛起注入了不竭動力,“中國數谷”已成為貴陽最耀眼的名片之一。
盛會落幕,精彩繼續。明年5月,我們依舊相約貴陽,相約數博會。 (作者 金毛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