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農村産業革命 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2019-06-04 14:01:10|來源:貴陽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田家少閒月,入夏人倍忙。仲夏時節,在貴陽廣袤的鄉村田野,處處涌動著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實幹熱潮,展現出産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喜人變化。

  因地制宜選準了蔬菜産業,開陽縣龍崗鎮壩子村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裡生産的農産品將極大豐富市民的餐桌子。

  多舉措加大農業投入,清鎮市王莊鄉的産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村民謝士琴增收致富的底氣更足了。

  村裏建起茶葉基地,觀山湖區百花湖鎮溫水村村民廖昭澤不僅拿出土地入股變“股東”,還在基地打起了工。

  貴陽聚焦500畝以上壩區,牢牢把握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八要素”,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圍繞“五子登科”縱深推進農村産業革命,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

  如今,土地還是那片土地,卻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因地制宜 選準特色産業

  時下,走進開陽縣龍崗鎮壩子村的蔬菜基地施工現場,五六台挖掘機正在對土地表層進行清理平整,一派繁忙的景象。現場施工管理員説,壩子村施工點約有900畝土地,預計6月底前完成表層清理工作。

  開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黃義清説,結合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貴陽市2.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開陽縣因地制宜選準蔬菜産業,全縣8000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目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發展特色産業,一定要因地制宜。在這次蔬菜産業結構調整中,開陽縣選擇交通便捷、土地平整肥沃、水源充足的地理位置,為産業發展增添動能。”黃義清説,此次結構調整將更有力地保障全市蔬菜供應。

  按照計劃,開陽將在6月中旬完成基地土地平場工作,10月底全部完成建設、投入運營,並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冷鏈物流等生産設施。“開陽是全市的農業重點縣,也是重要的蔬菜保供基地。高標準設施蔬菜基地建成後,全縣設施栽培化程度將從4%提高到9%左右,極大地提高蔬菜保供能力。”黃義清説。

  推動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是關鍵。為解決貴陽市蔬菜保供季節性缺口和供應結構性不平衡問題,今年,貴陽市擬實施5萬畝高標準蔬菜保供基地建設,項目全面建成投産後,年蔬菜産量可達38萬噸,年産值可達12億元。

  加大投入 護航産業發展

  近日,在清鎮市王莊鄉簸涌村辣椒種植基地,貴州省農科院專家正在對村民們進行辣椒種植現場輔導,講解辣椒栽培技術、病蟲害防護知識,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

  王莊鄉是清鎮市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該鄉以産業結構調整為契機,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今年,王莊鄉圍繞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發展精品果蔬、中藥材、蔬菜、辣椒等5000余畝,其中辣椒種植規模達3750畝。

  為充分利用土地,提高農業生産效率,王莊鄉推動工業反哺農業,加大農民培訓、技術服務、資金保障等力度,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降低種植風險。同時,集中育苗、分發種植,提高病蟲害防治能力和種植水準。

  “鄉里請省農科院技術專家全程提供技術服務指導,讓大家科學種植、安心種植。村裏將土地集中起來,保底分紅五百元一畝。”簸涌村村委會主任楊建波説。

  王莊鄉還加大資金投入,今年投入獎補資金100萬元,在育苗、機械化、自然災害保險等方面進行扶持引導。“村裏的合作社採購了一台大型旋耕機,政府補助了一半資金,再加上農機補貼,我們基本上沒花什麼錢。”楊建波説,與原來的小型旋耕機相比,新採購的旋耕機耕地成本低、效率高,為村裏發展特色農業項目提供了保障。

  多舉措之下,王莊鄉的産業發展跑出“加速度”,也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村裏土地少,如果不發展特色産業,我們找不到事情做。現在在辣椒基地裏打工,有了工資,增收致富底氣更足了。”簸涌村村民謝士琴説。

  近年來,貴陽市不斷加大投入,進一步整合農機資源、發揮優勢,不斷完善農機服務,全面提高農機裝備水準和農機作業水準,加快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産業化進程,實現農業機械化全面快速協調發展。

  共建共享 強化利益聯結

  這些天,觀山湖區百花湖鎮溫水村村民廖昭澤每天都要去村裏的現代高效茶葉基地轉一轉,看著這片綠意盎然的茶葉基地,今年65歲的廖昭澤喜上眉梢。

  “種苞谷一畝地每年收入只有幾百塊,外出打工辛苦又離家遠。村裏發展茶産業,我回到村裏把自家10多畝土地全部入股,還在茶葉基地打工,一年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廖昭澤説。

  溫水村村委會主任趙榮貴説,從2017年開始大規模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以來,溫水村以往丟荒的土地重新變綠了,很多在外面打工的村民也回來了。

  將撂荒的土地變成“金山銀山”,溫水村靠什麼?“通過共建共享,調結構、興産業,強化利益聯結,讓村子增綠、村民增收。目前,全村種下了5000畝茶葉,將和百花湖鎮的楊莊村、哪嘎村、石操村形成萬畝茶葉基地項目。”望著眼前綠油油的茶樹,趙榮貴感慨,這5000畝茶葉就是村裏的致富“金葉”,就是村裏實現鄉村振興的希望。

  流轉土地種茶前,村民擔心收益沒保障。為此,村裏成立了貴陽溫水鄉情茶葉農戶專業合作社,與百花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註冊成立的貴陽市百花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讓村民參與進來共建共享,同時還可在基地務工拿工資,大家吃了增收“定心丸”。

  “項目産生收益前,公司採取土地兜底政策,每畝地每年有600元的保底收入。産生收益後,項目凈收益按比例分紅,其中公司獲得凈收益的70%,村合作社獲得凈收益的30%,入股的農戶獲得村合作社凈收益的60%。”貴陽市百花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瑤説。

  數據顯示,2017年12月至今年1月,茶葉基地項目共帶動溫水、楊莊、哪嘎三個村641人務工,發放工資191.1萬元。在基地帶動下,截至2018年,溫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2戶598人全部脫貧。

  幹勁十足,成績喜人。自我市大力調整農村産業結構以來,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牢牢把握“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不斷取得佳績。今年“春季攻勢”再傳捷報:截至4月底,全市已完成低效玉米調減23.67萬畝,佔省下達年度任務的近八成;完成以果、藥、茶為主的農業産業結構調整16.86萬畝,帶動農戶5412戶,其中貧困戶677戶1649人。

  “下一步,貴陽將繼續圍繞菜籃子、果盤子、茶園子、藥壩子和奶瓶子‘五子登科’,縱深推進農村産業革命,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鞏固好我們已經取得的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説。(作者 劉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