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品質立品牌 小漿果大産業
享受著初夏吹拂的清風,低矮的藍莓樹上,一顆顆小小的、圓溜溜的藍莓由青轉粉,再由粉轉紫,幽幽果香在山間縈繞。
“有貨沒,我那裏量不夠了。”
“沒有哦,這幾天天氣不好,我這量上不來。”
6月10日中午,麻江縣宣威鎮翁保村村民王貴忠駕車到了光明村藍莓基地,下車逮著光明村村支書王慶就急急問道,他手上有個運往廣西兩噸多的藍莓訂單,愁著不夠量發貨。誰知,王慶也在為同樣的問題發愁。
王貴忠在麻江縣瑞澤藍莓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銷售,王慶既是光明村村支書,又是麻江縣藍豐合作社負責人。
兩人對話背後,信息量卻不少。
最明顯的是藍莓俏銷,市場訂單多,量跟不上。
窺斑見豹,一個小場景折射了麻江縣藍莓産業的火熱。
這項在麻江縣落地生根了20年的産業,何以在市場上保持著長久的新鮮度和熱度?
20年 小藍莓根深葉茂
時光回溯,1999年,麻江開始試種藍莓。
藍莓起源於北美洲,為多年生灌木小漿果。因果實呈藍色,故稱為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營養成分高。也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麻江縣藍莓辦副主任龍曉波説,種植藍莓,麻江可以説是貴州“第一個吃螃蟹的”。
引種試種、攻克育苗技術難關、建立苗圃、規模化發展基地,漫漫歲月中,藍莓在麻江邁過一道又一道“坎”。
“藍莓屬於勞動密集型産業,也是經濟效益高的新興産業。”麻江縣藍莓辦副主任龍曉波説,一直以來,麻江縣將藍莓産業作為“一縣一業”主打産業,脫貧致富支柱産業來打造。
久久為功喜結碩果。今天,麻江藍莓種植面積達到6.23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7.49%,佔全省種植面積的27.75%。其中有機認證面積1.07萬畝,佔全國有機認證面積的61.69%。數據充分證明,麻江已是全國藍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中國藍莓主産區。
穿行于麻江的坡坡嶺嶺,隨處可見漫山遍野翠綠青蔥的藍莓樹。
小小的藍莓綠了山坡,走進了麻江千家萬戶。麻江藍莓産業涉及全縣7個鄉鎮(街道)46個村。
如今,麻江縣已與“藍莓”二字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以藍莓産業為載體,麻江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6年先後獲“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示範創建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全國農業標準化優秀示範區”“中國綠色生態藍莓十強縣”“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等稱號。
2018年,藍莓鮮果産量4000噸,産值1.6億元。藍莓成為麻江對外宣傳的一張閃亮耀眼的綠色名片,成為麻江農民脫貧致富的主打産業。
從“各自為戰”到“抱團作戰”
趟過了藍莓種植推廣關卡,種植面積、産量在全國都有一席之地的麻江藍莓産業在多年的市場實踐中也漸漸摸出了“門道”。
該縣積極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産業發展模式,推動藍莓産業快速發展。
“龍頭企業公司就好比火車頭,合作社就好比發動機,有了它們,整趟産業列車才跑的動。”在龍曉波看來,只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緊密分工合作,才有搏擊市場的能力,才能推動産業健康發展。
經過多年培育,麻江從事藍莓産業開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達到43家。
時下,正是藍莓上市季,麻江宣威、龍山一帶藍莓主産區處處可以見到兜售藍莓的小攤。
“那些都是‘小打小鬧’,更多的只是傳遞一個訊息,麻江藍莓成熟了。”麻江縣瑞澤藍莓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跑銷售的王貴忠説,麻江藍莓主要是鮮果銷售,走的就是快、新鮮,靠個人很難對接大市場,必須有公司或合作社去打通銷售渠道。
這些天,王貴忠的身上都揣著兩個手機,供貨的、要貨的電話一個緊接著一個。
“現在量還上不來,一天只能走個一兩噸。”王貴忠説,跑了幾年的市場,合作社已建立了穩定的市場渠道,訂單不愁。
與王貴忠經常合作的王慶同樣忙的不可開交。
王慶不僅在2015年與人合夥成立了黔東南州萬佳生態藍莓有限公司,還在去年領頭成立了麻江縣藍豐種養殖合作社,覆蓋光明村、臘白村、平定村等村寨七八千畝藍莓基地。
“公司主要負責收購、銷售,合作社負責技術服務、品種改良、勞務管理等。”王慶説,公司與合作社相互配合,才能把生産、收購、銷售産業鏈條拉起來。
倆人因藍莓打交道多年,誰手上有訂單而量湊不夠的時候,另一方就會“支援”。
農戶與農戶抱團、合作社與合作社攜手、合作社與公司合作,麻江藍莓産業正從“各自為戰”走向“抱團作戰”。
從“品質引領”到“品牌引領”
産業發展之路還在進行,而努力也還在繼續。
“麻江藍莓名聲在外,我們要利用這個優勢,把品牌立起來,把品質提上去,把産業做強起來。”龍曉波説,近兩年,麻江藍莓産業發展重心已從過去推廣種植走向了加工銷售,從把藍莓種起來走向把藍莓品牌立起來,統一全縣包裝僅僅是其中一步,最終的目的是引導麻江藍莓走向統購統銷、統一品牌。
早在2017年8月,麻江縣成立了貴州省藍之靈山地特色農業産業開發有限公司,這是麻江縣引領藍莓産業品牌化、標準化、規範化生産的國有公司。公司直接負責種植、生産、管理、銷售的藍莓基地任務達1.78萬畝,同時負責麻江1.2萬餘畝老藍莓基地品種改良任務。
“闖市場,特別是我們現在走的商超市場,必須以品質取勝,沒有好的品質,建立的市場渠道會隨時崩塌。” 藍之靈公司總經理胡月軍説,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實現麻江藍莓一個端口輸出,在種植、收購、銷售環節全部實行高標準化。
在近兩年的發展過程中,藍之靈公司在流轉土地、勞務用工等方面依託合作社發展順利,已完成1.6萬餘畝高標準藍莓基地建設任務,1.2萬餘畝藍莓老基地品種改良工作也在合作社的幫助下順利進行。
“我們已經和一些合作社、大戶達成合作,實行統購統銷。”胡月軍介紹説,今年他們已經和廣州、湖北、河北等省市談成訂單及意向訂單500多噸,産品批發價格在每公斤70元左右。
“市場就好比大海,裏面有驚濤駭浪,闖市場就好比海上行船,小漁船隨時可能被浪打翻,只有把船建大,才有抗風浪的能力。”麻江藍莓辦副主任龍曉波説,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這種組織形式麻江將慢慢構建起藍莓産業發展聯盟,外統一包裝、內統一品質,各個環節分工合作又緊密連接,最終把麻江藍莓品牌真正樹起來。(作者 陳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