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人幫扶 戶戶有人就業
搬遷戶晏大芬在田田英語幼兒園給孩子們整理床舖。 本報記者 鄭雄增 攝
“現在每天像城裏人一樣上下班,收入比在家種地也增加了。”6月14日,在修文縣龍場鎮新寨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晏大芬正在田田英語幼兒園為孩子們整理床舖。
搬過來之前,晏大芬曾擔心找不到工作。在龍場鎮搬遷安置點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幫扶下,她成了一名幼兒園保育員,後顧之憂得到了解決。
為幫助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就業創業,當地人社部門按照精準就業服務要求,定期跟蹤走訪扶貧點各戶基本情況、就業需求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推薦崗位、組織專場招聘會、提供創業幫扶等。“我們對搬遷戶的文化程度、現有技能以及家庭狀況等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各自特長進行就業推薦或幫扶。”龍場鎮搬遷安置點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朝蘭説。
修文縣就業局局長黃以剛説,接下來,修文縣將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進一步強化基層平臺建設,幫助搬遷安置點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修文縣全力為搬遷群眾拓寬就業門路,是貴陽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貴陽市全面開展“共築行動”,構建黨員幹部、愛心人士與搬遷群眾長期結對幫扶機制,通過定期走訪慰問、結對幫扶、提供政策諮詢等,幫助搬遷家庭解決孩子上學、看病、就業創業等方面困難,打通公共政策服務與搬遷戶之間的“最後一公里”。
貴陽紮實推進“五個體系”建設,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緊扣“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工作目標,全力推進就業、就醫、就學工作。自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啟動以來,貴陽以就業為重點,針對搬遷群眾個體情況,開展技能培訓、扶貧搬遷點招聘會,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建立扶貧車間,實現有勞動力和就業願望的搬遷群眾充分就業。
為強化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貴陽推動搬遷群眾生計方式的非農化轉變,建立搬遷勞動力“一卡一庫一台賬”(培訓卡、崗位信息數據庫、就業創業信息臺賬),做實就業創業服務,引入實力較強的企業和經營主體,配套建設有市場前景的産業項目,讓搬遷群眾從産業發展中獲得穩定收益,並實現每戶有一名領導幹部聯繫,幫助解決群眾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搬遷群眾充分就業。
2018年,貴陽市易地扶貧搬遷已搬遷入住518戶,其中有勞動力家庭478戶、勞動力1087人,已成功就業1021人,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實現了一戶一人以上就業。全市共有9個易地扶貧搬遷點,在搬遷點已建立3個扶貧車間、舉辦招聘會9場,提供崗位8000余個。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對2019年搬遷入住的易地扶貧搬遷戶進行全方位摸底調查,實施有針對性的就業幫扶,對有培訓和就業需求的搬遷勞動力做好登記,建好臺賬,及時開展就業崗位推薦,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用好扶貧崗位補貼資金,幫助搬遷勞動力實現就業,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作者 羅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