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源在貴州

2019-07-01 09:32:14|來源:貴州日報|編輯:陳夢楠|責編:趙瀅溪

  開欄的話  

  近年來,隨著晴隆縣古茶籽化石的出土,貴州各地成片古樹茶的發現,以及文獻史料的深入發掘,“世界茶起源於中國、中國茶源在貴州”逐漸成為共識。為進一步確立茶的源頭在貴州這一歷史性定位,本報將圍繞“正本清源、守正創新、確立地位”總體思路,推出“茶的起源在貴州”系列報道,大力宣傳我省出土的茶籽化石及鑒定結果、我省的成片古茶樹及其悠久歷史、各類文獻資料中關於貴州茶的記載和論述,以及我省悠久豐富的民族民間茶文化等,從而達到擦亮品牌、深化共識目的,推動我省茶産業更好更快發展。

  世界之茶源於中國,中國之茶源自哪?自1980年貴州發現四球茶茶籽化石以來,吸引了眾多世界茶葉專家的眼光聚焦貴州古茶樹群落。幾十年來,專家學者們不斷挖掘、梳理茶樹起源的脈絡,發現貴州古代先民是世界最早採制飲用茶葉的人群,各民族按各自方式種茶、採茶、制茶、飲茶,一系列證據充分證明:茶的起源在貴州。

  茶籽化石 印證起源

  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雲貴高原屬於亞洲板塊南部,適宜熱帶、亞熱帶植物生長,為茶樹這種亞熱帶物種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穿過歷史長河,1980年7月,貴州省晴隆縣農業局盧其明在晴隆縣與普安縣交界處的雲頭大山發現一塊茶籽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地化所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鑒定,認定為新生代第三紀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萬年,是世界上發現最古老的茶籽化石。

  茶籽化石的發現,證實了貴州是世界茶樹發源地。貴州的古茶樹主要分佈在南、北盤江的普安、晴隆、興義、興仁、普定和烏江流域的沿河、道真、赤水、習水、務川、桐梓以及金沙、納雍、石阡、印江等廣大區域。20世紀30年代開始,貴州野生茶樹陸續被發現,沿雷公山、武陵山、烏蒙山、大婁山山脈等均有分佈。1939年,中國著名茶學家李聯標調查採集的普白大樹茶、貴州省茶科所採集的桐梓野生大樹茶,兒茶素的色譜分析等説明貴州存在著大量“自然栽培”的原始古茶樹過渡群落。

  “貴州高原在古生時代,就屹立於勞亞古大陸。當第四紀冰川時代,全球受到大面積冰川覆蓋,降溫侵襲使大批生長在冰河地區的茶樹遭到毀滅性打擊,而貴州省內部分低陷谷底仍保持著較為溫熱的環境,成為若干古生植物的‘避難所’。”貴州省茶科所原所長羅顯揚説。

  黔地古茶 茶韻悠揚

  黔地古茶的孕育,離不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茶文化歷史。日本茶學家橋本實在《茶樹的起源》一書中曾寫道,居住在貴州山地的土家族,其發音為“tu”“jia”,與中國茶的“荼”“槚”的發音有相通之點,似可以認為中國茶的發源地在這一帶。

  貴州是世界茶樹原産地區域之一,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的氣候條件,長期以來的原始耕作方式,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豐富的貴州古茶樹資源。貴州古茶樹灌木型佔80%以上,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最古老的栽培型灌木中小葉種茶樹,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樹居群。

  從漢代開始,貴州茶已經成為有名的土特産品,並出現了茶樹種植園的記載。晉朝傅巽在《七誨》中,記載了當時八種珍貴的特産,“浦桃、宛柰、齊柿、燕栗、峘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其中的“南中茶子”就是指今天貴州境內所産之茶。

  唐朝,陸羽《茶經》中記載:“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這裡説的思州、播州、費州、夷州,皆指今天貴州境內。《宋史·食貨志》記載:“南渡以來,文、黎、珍、敘、南平、長寧、階、和凡八場……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夏,黎州入雅州。”在宋代已有餅茶進貢,且在桐梓、遵義等處設置茶馬交易場,用貴州茶換取青海馬。

  當代茶聖吳覺農在《茶經述評》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的《中國茶經》中,均使用了大量歷史資料和近代研究成果,明確了貴州産茶歷史悠久。貴州境內,依稀可見的茶馬古道、鹽茶古道、絲綢之路的斑駁之跡,見證了貴州茶産業發展之路。茶馬古道上的古城鎮、古驛站、古茶莊、古橋、古碑,在時代變遷中仍然彰顯著古茶文化的歷史價值。

  古茶之用 且看今朝

  人類學家肖坤冰提到,“茶之名、茶之用、茶之味無一不是茶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相互影響和作用的結果,茶葉承擔了不盡相同的社會功能。”在今天,古茶樹更多承擔著科考價值、文化符號、基因寶庫方面的意義。

  稀有、珍貴的古茶樹資源,是貴州茶産業未來最強勁的助力。古茶樹是品牌、是文化、是無價的資源和財富。發展古茶樹應從保護做起,其次才是開發與利用。保留好貴州古茶樹的基因,不僅因為貴州擁有著全國乃至全世界茶産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茶種資源,也是因為古茶樹基因是各國生物産業研究和發展中難以尋求的珍貴物質和文化遺産。合理開發古茶樹資源,既要發揮其本身的名茶價值,又要通過帶動旅遊等相關茶産業,讓百姓從保護古茶樹中獲得收益。

  “袁隆平在海南發現了野稗,因此有了雜交水稻,這就是自然和基因的奧秘。貴州有如此大規模、品種多的古茶樹,是一個龐大的基因庫,為以後茶葉的選育、育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向。目前我們的科研條件或許不能培育出最優質的茶葉,但是對古茶樹的保護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開發都必須以保護為核心。貴州作為全國古茶樹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一定要建立起古茶樹種質資源庫,先保護好再談開發利用的事,決不能在開發利用中造成新的破壞。”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省茶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