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關嶺:國畫山下果飄香

2019-08-12 10:21: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國際在線貴州消息:立秋之日,烈日當空。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上關鎮樂安村,被當地人稱為“國畫山”的山峰屹立在正前方,而“國畫山”腳下,是成片成片的芭蕉園和火龍果種植園,身臨其境,仿佛徜徉在那南國果園之中,這裡,生機盎然果飄香。

貴州關嶺:國畫山下果飄香

樂安村的芭蕉種植園 攝影 楊展淩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中部,隸屬安順市,坐落于雲貴高原東部脊狀斜坡南側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坡地帶,境內山脈屬烏蒙山系,山體多起伏綿延,地貌形態千姿百態,峰林、溶洞等隨處可見,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山區。不是置身其中,誰曾想到,在貴州這樣的大山深處,竟然還有這樣令人神往的“南國風情”。

  面對這樣的自然條件,近年來,特別是打響脫貧攻堅戰役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不等不靠,而是結合實際,科學分析,積極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著力調整産業結構,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耕地調整為突破口,對土地進行集中扭轉,大力發展花椒、飼草(皇竹草)、芭蕉、白香果、火龍果、種植,既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又為村民增收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貴州關嶺:國畫山下果飄香

村民韋元金在分揀火龍果 攝影 楊展淩

  今年47歲的村民韋元金2008年將原來種植番茄的土地嘗試著種植火龍果,2011年就收入兩萬元。看到希望的他,在縣農業局的指導下擴大了種植規模,並帶動了別的村民也開始種植火龍果。如今,韋元金不僅修起了兩層樓房,買了一輛七座的麵包車,三個孩子兩個已經大學畢業,一個讀高中,他也成了村裏“人見人愛”的致富帶頭人。

  在調整産業結構的過程中,該縣以上關鎮樂安村為重點,在樂安村種植了1810畝火龍果,去年火龍果的種植初見成效,老百姓也嘗到了種植火龍果的甜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目前為止,今年已經有500畝進入了豐産期。芭蕉種植更是熱火朝天,僅在樂安村的毛坪組、壩坎組、木扒組等就種植了3000畝,今年預計每畝有2000元的收入,僅芭蕉種植就可實現600萬元收益。

  同時,該縣還大力發展早熟蔬菜的種植,僅樂安村就種植了番茄、茄子、黃瓜等共700畝,平均畝産可實現收入6000元,年總産值可達400余萬元。

  在關嶺自治縣石漠化治理生態修復示範點——上關鎮樂安村毛坪喀斯特原生態芭蕉種植扶貧産業園裏,隨處可見芭蕉村上挂著豐滿了果實,村副主任羅仁祥喜悅之情難以言表。據他介紹,樂安村以前就有種植芭蕉的傳統,現在在政府的主導和引導下,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種植也越來越規範,産量也比以前高了許多,去年他僅種植芭蕉一項就收入了十萬元。(文 楊展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