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國學盛宴 品經典書香 ——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展場側記
孔學堂書博會上展示的傳統文化類圖書受到讀者歡迎。
“兩年前的那屆我就來了,當時背了好多好書回去,這次也不能錯過。這些國學經典,就是在我這個年紀,也要不斷地學習。”8月30日至9月1日,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辦,開幕當天,86歲的李爺爺早上7點就從20多公里外的家中搭公交而來。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他正在挑選“故宮裏的博物學”系列圖書。之後,李爺爺又戴上老花鏡,低頭繼續認真選起書來。
鏡頭推遠,整個孔學堂書博會的各個展位都是人頭攢動,每場活動現場都是座無虛席,遠道而來的讀者們或認真選書,或悉心聆聽,盡享國學盛宴,滿載而歸。一時間,大將山下的孔學堂中讀者如織,十里花溪河畔飄滿書香。
聚好書 10萬種圖書吸引讀者
本屆孔學堂書博會吸引了110余家出版單位參展,圖書品種達10萬種。
作為主賓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攜旗下9家擁有眾多國學類圖書的出版單位,精心組織3500余種、90萬碼洋的精品圖書參展。在傳統文化領域,有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的《辭海》(第七版 彩圖本)、《中國歷代服飾文物圖典》、《中國碑帖名品(全套裝)》等,還有大家名家的全集、選集、傳記,包括《唐文治文集》《吳昌碩全集》《崔致遠全集》《孔子大歷史:初民、貴族與寡頭們的早期華夏》等,以及頗受讀者喜愛的《宋詩簡史》《歷代名家詞集》等一批世紀版中華典籍及詩文普及讀物,《中國書寫:二十四節氣》《如晤如語:茫父家書》《漢字裏的中國》等一批傳承漢語文化之美的優秀讀本,“絲路傳奇”系列、《新鐫全本〈山海經〉插畫》等一批以連環畫和繪本等視覺化形式呈現中華優秀文化的精品圖書。
“像李爺爺手裏的‘故宮裏的博物學’,以及《哇!故宮的二十四節氣》、《太喜歡歷史了》、‘紙上景觀’系列等圖書,都吸引了大批讀者駐足翻閱。”在中信出版集團展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集團旗下的中信童書此次帶來350余種圖書,以2019年新書、經典暢銷品為主。據了解,孔學堂書博會首日,中信出版集團共銷售圖書碼洋9.5萬元,其中成人部分4萬元、童書5.5萬元。共收取紙質購書券145張,價值14500元,電子購書券價值27200元。
“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重在讓悠久、燦爛的文化重回人們的生活當中。當人們都傾心保護中華文化時,文化遺産才有尊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表示,孔學堂書博會是一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通過精彩紛呈的出版物,吸引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聚合力 地方文庫集中亮相
新世紀以來,古籍文獻的整理出版作為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各省市紛紛編纂出版了大型文獻叢書。盡攬巴蜀人文精神的《巴蜀全書》、延續關學精神的《關學文庫》、聚楚天湘地精神靈氣的《湖湘文庫》、承荊襄文明鑄當代湖北文脈士氣的《荊楚文庫》、深入探究詮釋巴渝歷史與民風的《巴渝文庫》、探索地方文獻保護與整理出版新方式的《廣州大典》、囊括貴州地域精品力作的經典集成《貴州文庫》、錄古今遵義地域珍本文獻的《遵義叢書》等地方文庫的問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實踐。
由此,本屆孔學堂書博會首次聚焦地方文庫編輯出版,7省市參展機構攜8部地方文庫集中亮相,並舉辦地方文庫聯席展揭幕、地方文庫研討會等活動。
其中,2016年3月啟動的《貴州文庫》,是貴州建省600多年來首次對本省古籍文獻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出版工程。既有漢文文獻,也有少數民族文獻,還有漢譯外國研究著作。“和周邊省份相比,貴州建省晚,是文獻的小省。但貴州文獻承載的貴州文化精神,卻並不薄弱。”在《貴州文庫》總纂顧久看來,有一群人在黔地這片土地上活出了精氣神,這是不應忘記、值得傳承的。
“《貴州文庫》是對貴州省傳世經典文獻的集成出版,代表了貴州一個時段最集中、最權威的古籍整理學術成果,其學術性、專業性、科學性都很強,對編輯出版的品質要求也很高。”貴州出版集團總經理王先寧在向記者介紹推進《貴州文庫》編輯出版工作時談道,集團嚴格堅持“精選精編精印”原則,認真編校,嚴格把關,精益求精,確保圖書內容高品質。把好收錄文獻入口關,選取其中最具文化意義、最能體現特色、最有傳播價值的文獻編輯出版。
聚動力 文化助推脫貧攻堅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省新聞出版局局長謝念表示,本屆孔學堂書博會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激發脫貧鬥志、提振發展信心,為“文軍扶貧”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在貴州展館,脫貧攻堅圖書專區成為熱門區域。記者看到,該區域主要展出近年來全省脫貧攻堅相關理論研究、科技科普和文學作品三大類出版物,包括《貴州反貧困叢書》《貴州脫貧攻堅群英譜》《海雀青松譜》《在路上》《五姐妹》《迎香記》《山神與天渠》《大山作證——貴州易地扶貧搬遷紀實》等37種、140余冊。
“除了設置脫貧攻堅圖書專區,還通過向貧困山區、貧困農村家庭捐贈圖書,建設貧困山區國學圖書室,開展文化名人貧困鄉村閱讀推廣活動等,讓經典出版物惠澤廣大山區群眾特別是貧困學子,讓文化扶貧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謝念説。
在圖書捐贈活動中,全省20多家出版機構為貧困地區捐贈了40余萬碼洋圖書。其中,貴州出版集團捐贈20萬碼洋圖書,中文在線捐贈10萬元“全民閱讀電子卡”。捐贈圖書涵蓋農業實用技術、産業知識、法律知識、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類別。
組委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將進一步引導廣大山區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主動學習“充電”,從根本上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進一步縮小城鄉閱讀基礎設施差距,為村民“富腦袋”“富口袋”創造良好條件,為全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更多更強勁的文化動力。(作者 郝天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