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出版與國學傳播”高峰論壇舉辦 探討融合出版新路 共謀國學傳播良策

2019-09-02 13:50:01|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8月30日下午,在第三屆孔學堂·國學圖書博覽會期間,一場以“融合出版與國學傳播”為主題的論壇在貴陽花溪孔學堂明倫堂舉行。資深出版人、文化名家、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對新出版、融媒體、國學傳播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共同探索面對技術革命,傳統出版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與國學傳播的路徑與方向,探討融合出版新路,共謀國學傳播良策。

  論壇由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倉主持。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武漢大學教授、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主席郭齊勇,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傅偉中,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彭衛國,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省新聞出版局局長謝念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

  聶震寧以“堅持誦讀為本的國學傳統”為題,從當下互聯網時代如“喜馬拉雅”“得到”等APP的出現讓更多人以聽書的方式接受國學文化,到國內外專家對誦讀重要性的理解,併發出呼籲:加強中小學生誦讀訓練,幫助孩子們練好童子功,讓他們受用終身。

  “學校應成為傳承國學的重要基地。”郭齊勇認為,人們越來越需要、越來越渴望了解國學,學校也應將國學經典作為學科,進行系統化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對於自身民族文化價值提煉得越深,越能夠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這才能夠真正實現中外文化精華的融合”。

  在傅偉中看來,國學底蘊是中國人幾千年代代相傳的才智見識、生生不息的精神涵養。“實際上在香港的社交話語中,很多心照不宣的詞彙,都在無形中體現著國學底蘊。”傅偉中説。

  通過詳細介紹貴州打造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情況,謝念對這些融媒體中心在傳播國學經典中的作用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可以借助這些融合平臺,“讓國學經典飛入尋常百姓家”。

  “書展作為國學傳播的平臺有四個特點,一是國學讀物的集中效應,二是國學讀者的集聚效應,三是國學大家的聚合效應,四是各種媒體的聚焦效應。”彭衛國總結道。

  主題演講後,在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文史館原館長顧久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的主持下,與會人士分別就“融媒體時代如何實現中華經典的有效傳播”“大數據和5G時代的國學出版和傳播”兩個話題展開對話。大家一致認為,出版工作是實現中華經典有效傳播的途徑,融媒體時代,傳統出版與新媒體須把握各自的優勢,同時積極彌補自身的短板,才能將中華經典更有趣、更有用、更生動、更精準地傳播出去。

  論壇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主辦,《中國出版》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承辦。(作者 郝天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