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路四通八達 我們趕上好時代

2019-10-03 16:48:12|來源:貴州日報|編輯:趙瀅溪|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貴州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引起熱烈關注—— “黔”路四通八達 我們趕上好時代

  “通過這次展覽可以讓孩子好好感受一下貴州的巨大變化。”10月1日,貴陽市茶店小學教師劉漫麗牽著女兒,饒有興致地參觀成就展。

  正值國慶節,貴州美術館熱鬧非凡,“追夢展多彩 感恩鑄華章——貴州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成就展”人氣高漲。

  劉漫麗是赤水市人,現定居貴陽。她回憶,小時候從赤水到貴陽需要1天的時間,如今只需要4小時。“交通便捷了,回老家方便太多了,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身為交通人,看著一幅幅體現貴州交通建設變化的照片,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羅甸至望謨高速公路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劉險峰更是感慨萬千。

  1997年,劉險峰參與修建貴新高速公路。通車後,貴陽到都勻的車程從8小時縮短到1小時。“貴州的交通是一個奇跡,尤其是貴州的橋梁建設,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80多座在中國,其中有40多座就在貴州!”

  貴州聯建土木工程品質檢測監控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彥森説,以前只是聽説過這些著名的項目工程,現在觀看一幅幅真實的照片,感到很震撼。貴州的交通網正在快速編織,高鐵、地鐵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實現了縣縣通。

  “貴州發展好快。”在貴陽居住已有10多年的湖北人余世蘭,真切感受到縣縣通高速帶來的出行便利,“貴州風景優美,去哪都方便”。

  “以前,外省人不了解貴州的情況,可能會有所誤解。現在,只要到過貴州的人,就有想來貴州生活的願望,你就會有留下來的衝動。”余世蘭説。

  “現在變化太大了。”94歲的廖紅強老人是江西人,1976年支援三線建設來到貴州六盤水。他説,當時六盤水不通火車,要從貴陽乘車到安順,再轉車到六盤水。現在,六盤水到貴陽不僅僅公路通了,火車通了,高速公路也通了。事實證明,“國家強大了,發展好了,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一位定居貴陽的四川籍老人在觀展現場回憶,上世紀50年代,他來到貴陽的時候,路少、車少、高樓少,大十字的路只有三四米寬,路兩側的房子還是磚瓦房和草房。

  “貴陽這座城市是我看著長大的。”老人説,“到了上世紀80年代,貴陽市區有了中巴車。最近幾年來,貴陽市的發展突飛猛進,車子多了,一環不夠用,建了中環和二環,路網從市區往外延伸。”

  70歲的貴陽市民郭陽谷也有同樣的感受,“改革開放後,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城市車水馬龍,交通四通八達。我和新中國一起成長,我感到很驕傲,感到很幸福。”(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杜高富 見習記者 王光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