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高三年級開學復課
2020-05-07 12:57:2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我省高三年級開學復課 武漢首批121所學校5萬餘名學生複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00507095926

5月6日,武漢市第三十九中學門口,老師在給一名入校的高三學生噴消毒液。當日,武漢教育、公安、衛生、城管、街道等部門已為全市復課學校從學、行、住、吃、醫等方面,做好安全準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通訊員 孫遜 攝)

  5月6日,全省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含中職學校和技工學校的畢業年級)學生開學復課。

  其中,武漢市首批121所學校,5萬餘名高三年級畢業生以及中職、技工學校畢業年級學生,結束“超長寒假”回歸校園。

  校園防疫情況如何?複學第一課怎麼上?當天上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多路探訪並現場直播。

  校園防控——班級“化整為零” 避免學生扎堆

  掃碼測溫、錯峰入校……清晨7時許,武漢市實驗學校門前,高三年級240余名學生陸續到校,分時分批通過檢測進入校園,並依據地面上的引導標識,通過與班級對應的樓梯通道有序進入教室。

  “開學前,學校制定了校園防疫措施,並進行了多次演練。”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避免人員聚集,將原每個教學班分為A、B兩個小班,並對各班級對應使用的樓梯、通道、打水處和衛生間等進行了具體劃分和註明。

  漢鐵高中則結合前期各學科的網課教學情況,複學後在保持原行政班不變的情況下,推行“分層走班”AB教學班現場教學,每節課每個教室均有老師實施現場教學。

  “目前學校畢業年級每一個班級均不超過30人,超過30人的班級分為AB班上課,以保證學生在教室內相隔一定的距離。”武漢市財貿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

  江岸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各高中學校骨幹教師從4月15日起,主動返校在教室進行線上教學和輔導答疑,積極參加區、校組織的線下集體教研,探索分A、B班開展教學的有效模式,確保打贏校園疫情防控和高考備考攻堅戰。

  複學第一課——學習防疫知識 開展心理輔導

  複學首日,學習防疫知識、開展心理輔導,成為多所學校的複學“第一課”。

  6時30分,武漢中學的大門口已齊刷刷站著值勤行政人員及高三教師。他們在迎接第一天複學的高三學子們,併為每名學生精心準備了3份禮物——武漢中學百年校慶珍藏版禮盒、鐘南山院士所著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以及學校印製的《武漢中學疫情防控操作手冊》。

  “返校後,在校園內養成‘口罩文化’顯得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養成不戴口罩不出門的習慣。”

  “高三臨考壓力較大,推薦大家進行正面思維訓練,還可以用‘紅綠燈焦慮轉換法’來調整自己緊張的情緒。”

  9時許,武漢市實驗學校向高三學生派送健康知識“大禮包”,每名學生獲贈一本《新冠肺炎防控漫畫》,心理教師盧夢瑤和校醫熊岑則通過校園電臺,為師生講授防疫和心理知識。

  同時,各班通過家長雲課堂,即時在年級群和班主任群進行圖文分享。“看到學校防疫措施到位,教學有序開展,我們家長很放心。”該校高三學生家長熊先生説。

  高三師生——我們回來 我們必勝

  一大早,武鋼三中政治教師張紅平早早來到學校,做好上課準備。7時30分早自習鈴聲響起,看著教室裏許久不見的學生,張紅平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陽和啟哲”:“‘東風解凍,蟄蟲始振’,惡劣的環境終將過去,順利和美好的時光開始了。同學們,歡迎歸來!”

  “終於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啦!”7時,武漢市實驗學校高三(1)班學生尹慧琳走進校園,“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隨州過年,突發疫情,一直在當地上網課。”4月30日,接到學校高三復課的通知後,她和父母一起返漢。“回到武漢最大的感受,就是社區防控非常嚴格,學校也是一樣,進出均需掃碼、測量體溫,大家都戴著口罩,並相隔一定距離。”尹慧琳説。

  “我們回來,我們必勝!”“揚帆逐夢!”……走進教室,看到黑板上的粉筆字,高三(1)班學生劉軼君特別感動。“昨天是我18歲生日,今天復課回歸校園,特別有意義。”劉軼君説,自己的母親是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一線。受母親影響,劉軼君也希望為戰“疫”貢獻力量,他和同班同學劉英傑兩人,網購原材料,並利用家中原有儀器研製消毒液配方。“家事國事天下事,青年學子應事事關心。”劉英傑説,高考在即,自己和同學們會珍惜複學後的每一天,全力以赴考出好成績。

  冬天離別,初夏相逢。校園內,勃勃生機正在重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方琳 龔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