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又一超級工程“武漢造”——探秘滬通長江大橋
2020-06-19 09:22:0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00619084831_副本

滬通長江大橋。(中鐵大橋局供圖)

  長江口,世界首座跨度突破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通長江大橋將於7月通車。這座技術難度比肩港珠澳大橋的大橋,出自武漢建橋“國家隊”——中鐵大橋局之手。

  技術問鼎全球,“武漢造”何以再次驚艷世界?6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工程現場,零距離感受這座科技橋梁的魅力。

  入海口,每日行船3萬艘

  滬通長江大橋,連通蘇州、南通市。往東約100公里,滾滾長江流經上海,匯入大海。

  站在岸邊,但見6公里寬的江面上,百舸爭流,雄偉壯闊的雙層斜拉橋橫跨兩岸,劃出一道美麗的“弧形”。大橋上層,主塔高聳,橋面已經完工。

  這座大橋,是滬通鐵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沿海鐵路的過江通道。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4線鐵路,其中兩線為滬通鐵路、兩線為通蘇嘉城際客運專線。

  這是我國繼杭州灣大橋、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座超級大橋,也是萬里長江上最大的橋梁——總投資約150億元,全長11公里,其中橋梁主跨1092米,為世界首座跨度超過千米的公鐵兩用橋;大橋主塔高330米,為世界上最高的斜拉橋主塔;大橋凈空62米,為長江上所有橋梁之最。

  “最”,源於其特殊地理位置要求。中鐵大橋局副總工程師、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總工程師李軍堂説,這裡是長江的入海口和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僅長江下游江陰至該橋,沿線就有11個港口(碼頭),江面日通行船舶超過3萬艘。為滿足航運需求,該大橋跨度必須超過千米,並需較高凈空,以確保10萬噸級貨輪暢通無阻。此前,世界上同類型橋梁中最大跨度僅有630米。

  “這項世界紀錄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李軍堂稱,滬通長江大橋的建成,不僅宣告中國公鐵兩用橋跨度邁入“千米級”時代,更標誌著中國斜拉橋建設技術達到世界最高水準。

  自研鋼絲“硬”度追平世界最高水準

  走在滬通長江大橋上,映入眼簾的一根根拉索組成兩個偌大的“三角形”,牢牢地“抓”住橋面。大橋共安裝432根斜拉索,最長的一根長576米。

  “這些斜拉索可了不起,是世界抗拉強度最大的鋼絲。”中鐵大橋局滬通長江大橋總經濟師徐雄傑介紹,該橋是公鐵兩用橋,荷載重量遠超單純的公路橋或鐵路橋,對斜拉索要求極高,其鋼絲抗拉強度必須達到2000兆帕,相當於每平方釐米上承力2.04萬公斤!2014年該橋開建初期時,全球只有日韓可以生産接近該強度的鋼絲,但價格高昂。

  重要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中鐵大橋局等單位找到鞍鋼、武鋼、興澄鋼鐵、青島鋼鐵等4家鋼廠,並聯合相關科研院所攻關。2年艱辛努力,終於獲得突破,生産出了直徑7毫米、硬度追平世界最高水準的鋼絲,單根斜拉索最大索力達1000噸,足以吊起600多輛小汽車。

  中鐵大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滬通長江大橋在主塔、斜拉索、鋼梁等方面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大橋所使用的材料除了個別靠進口外,其餘全部實現國産化,這也是中國建橋技術和裝備不斷創新的真實寫照。截至目前,中鐵大橋局滬通大橋項目部已取得專利授權3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0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張靜 劉佩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