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落實“六搶”措施 穩定農業生産發展
2020-07-08 15:45: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7月7日,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發佈通知,要求在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情況下,湖北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統籌安排,科學指導防災減災,落實“六搶”措施,力保農業生産穩定發展。

  搶收。加強勞力組織及農機調度,及時搶收已成熟早稻、春玉米、蔬菜、瓜果等在田作物,做到成熟一塊、收穫一塊,應收盡收,減輕災害損失。

  搶排。對被淹或受漬田塊,及時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排水,減少作物受淹或漬水時間。旱地作物待積水下去後,及早疏通田間三溝,做到雨下快排、雨止溝幹,降低田間濕度。

  搶管。對未成熟作物,趁退水時機,及時洗苗扶苗,去除田間雜物和腐爛枝葉、病葉等。退水後,根據苗情,適時適量追施速效肥或葉面噴肥,促使儘快恢復正常生長。旱地作物趁天晴,及時松土,破除板結,促早發快長。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推進統防統治,嚴防災後災。對旺長的棉花、大豆、夏玉米、晚稻苗等作物,因苗化控促壯。

  搶修。抓緊修復水毀農業基礎設施設備,包括檢修浸泡時間較長而引起棚腳鬆動的鋼架大棚,對水毀的果茶園梯坎加緊修復,組織各類農機服務主體和農機戶及時維修、保養農機具。

  搶調。加強災情預估,搞好區域內外農資協調,及時與農資經營主體對接,及早聯繫及時調運儲備種子、肥料、農藥、農機具等抗災生産物資,確保數量充足,為復産奠定基礎。

  搶種。因災絕産絕收的田塊,算好茬口賬、季節賬、效益賬,科學補種改種,彌補受災損失。水稻可改種晚稻或“早翻秋”,適宜“早翻秋”品種有嘉育948、兩優76、兩優302、兩優358、陸兩優173等;旱地可改種生育期短的玉米、綠豆、紅薯、蕎麥等秋雜糧或適宜快生蔬菜品種。要及早育苗,保障設施蔬菜延秋生産順利開展。

  圍繞“六搶”,湖北各地要加強組織協調和推動,強化信息調度,組建工作專班分區分片負責。組織專家與受災嚴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開展對口技術幫困,將“六搶”措施落實落地。(文 江發權 胡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