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引江濟漢工程為長湖撇洪
2020-07-15 10:59:0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1

7月14日,為減輕長湖防汛壓力,引江濟漢工程開始為長湖撇洪。圖中河道,左為連接長湖的拾橋河道,右為引江濟漢主幹渠。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黃志剛 攝)

  7月14日8時13分,引江濟漢工程拾橋河上游8孔泄洪閘全部打開,將長湖流域的洪水引入引江濟漢渠道,長湖水將由高石碑閘出口流入漢江,引江濟漢工程正式開始為長湖撇洪。經過逐步調整,8時48分,拾橋河上游泄洪閘開度5.5米,撇洪流量達到109立方米每秒。

  撇洪是指攔截坡地或河流上游的洪水,使之直接泄入江河或湖海的工程措施。拾橋河是四湖(長湖、三湖、白露湖、洪湖)上區主要的入長湖河流,佔長湖流域面積50%。按引江濟漢工程規劃設計,按照“能撇則撇”的原則,在拾橋河上游水位超過30.70米時,考慮在適當條件下,通過引江濟漢渠道將拾橋河的洪水撇向漢江,緩解長湖防汛壓力。

  受連續多輪強降雨影響,被稱為“荊州頭頂一盆水”的長湖持續超保證水位。14日,引江濟漢工程開閘為長湖撇洪,通過引江濟漢渠將長湖抬橋河洪水排入漢江,減輕長湖防汛壓力。

  當天,湖北省通過科學調度,將長湖流域部分洪水引入引江濟漢工程:4時30分,引江濟漢工程高石碑出水閘8孔全開,讓渠道水流向漢江,為拾橋河樞紐接入的長湖水騰出空間;8時13分,拾橋河上游泄洪閘開啟,長湖水被引入引江濟漢渠。

  監測數據顯示,目前長湖及拾橋河匯入引江濟漢工程,每秒流速109立方米。8時22分至13時22分,長湖、拾橋河水匯入江漢運河共計180萬立方米;至14日16時,長湖水位33.50米,比零時下降0.06米。

  2016年7月中下旬,長湖汛情告急,引江濟漢工程分兩次為長湖撇洪,總計1.1億立方米,為長湖降低水位0.4米。(湖北日報記者彭磊、戴輝、黃中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