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抵禦府澴河持續高水位 百年張公堤仍在“戰鬥”
2020-07-21 21:36:34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抵禦府澴河持續高水位 百年張公堤仍在“戰鬥”

  19日15時,府澴河童家湖站水位29.28米,較24小時前,又上漲45釐米。張公堤上,每班每公里不少於20人的力量嚴防死守。歲月變遷,百年老堤仍在“戰鬥”。

  7月17日8時,武漢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發佈洪水紅色預警,預計府澴河童家湖站將於17日20時左右達到保證水位29.35米。當天12時,江岸區防汛指揮部將府澴河段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Ⅱ級提升至Ⅰ級,具體範圍為張公堤0+0至5+300段;諶家磯北堤、西堤;幸福垸堤、帥倫紙業堤。

  建成于1905年的張公堤瞬間引發熱議——“它還在戰鬥”。

抵禦府澴河持續高水位 百年張公堤仍在“戰鬥”

整理┃陳智 設計┃張莉

  在不少市民的認知中,張公堤已變身城市綠道、森林公園,以堤防身份直面洪水的經歷已成歷史。事實上,作為漢口防洪保護圈的重要部分,張公堤百餘年來一直在發揮作用。

  市水務局防禦處負責人在新版《武漢市防洪形勢圖》上畫了一個“倒三角”,“這就是漢口防洪保護圈”。地圖中,整個漢口地區現正被三道首尾相接的堤防圍合保護,這三道堤分別是15.97公里的漢口沿河堤、12.99公里的漢口沿江堤及23.77公里的張公堤。

  作為漢口北部最重要的擋水屏障,張公堤建成伊始,擋的是後湖之水。

  史料記載,漢口出城東北方向有一個大湖,叫後湖,因後湖水連通府河和漢江,故後湖的水患年年殃及漢口。1905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修築後湖大堤,將後湖之水拒之於堤外,這道堤後被人稱為“張公堤”。大堤阻擋了河水,堤內的田地慢慢涸出,“堤內皆成肥田”。

  滄海百年,張公堤一次次加固,又一次次出征抗洪戰場。

  1931年5至7月,受降雨影響,江河水位陡漲,武昌武金堤、武豐堤、青山堤、武惠堤和漢陽月湖堤、腰路堤等先後潰決,武漢三鎮全部被淹。這場大水後,張公堤加高培厚。

  1935年,漢江上中游普降特大暴雨,水勢猛漲。當年7月12日,武漢關水位27.5米,鐘祥以下各縣河堤相繼潰決,洪水橫溢,直灌漢口張公堤,張公堤水位漲至29米。

  1939年、1942年,張公堤兩次整修,1954年,再逢大水。漢口被淹,原本阻擋外水的張公堤上,展開了空前的排水戰鬥。來自全國各地的抽水機開足馬力,抽水排向城外。

  直至1958年,張公堤的防洪功能才發生改變。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專家表示,那一年,東西湖圍堤建成,張公堤位於硚口、江漢的堤段,不再直接迎擊外水。

  按照《長江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張公堤現在的主要功能,是阻擋東西湖分蓄洪區的來水,即只有在東西湖分洪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堤段才會再次與洪水抗爭。

  眼下,正在發揮作用的,是張公堤岱山閘到後湖泵站2期的堤段,這一段牢牢守住漢口北大門,抵禦府澴河的持續高水位。一名老水務人説,隨著城市防洪體系的不斷完善,張公堤已不像過去那樣全面迎戰洪水,但它依然重要,就像長江大橋上的圍欄一樣,讓人感到安全。(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 黃師師 通訊員 廖宇智 張開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