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遞分揀中心員工在緊張工作。(通訊員 張沛 攝)
一件件快遞,在黑色的履帶上飛奔;400多條白色塑膠滑道,就在履帶兩側守候。當快遞抵達寄往城市的滑道時,履帶迅速一擺,快遞就“嗖”的一下,沿滑道落入發往該城市的藍色大包中……
8月20日淩晨3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襄陽市樊城區中通快遞鄂西北分揀中心探訪,只見這裡燈火通明,一派繁忙。
“履帶運行的速度為每秒3米,可根據貨物量調節傳送速度,最快可以開到7米。”中心負責人魏子熠介紹,這是中通快遞在湖北最先進的快遞分揀中心,每小時可分揀快遞6萬多件,其收發量佔襄陽區域快遞業務的35%左右。
2020年7月,襄陽市開展第二季度項目拉練,中通快遞鄂西北分揀中心獲得服務類項目最高分。襄陽市經信局局長段細柱介紹,這是目前鄂西北最先進的快遞分揀項目。
高效的分揀,得益於先進的設備。兩層樓高的分揀設備,投資6000多萬元,由中科院相關機構研發,履帶兩側僅滑道就有400多個,標注國內400多個城市;設備軟體系統應用二維碼、大數據、智慧物聯等技術,實現小件快遞的快速自動分揀。
據介紹,中通快遞鄂西北分揀中心的建成,大大降低了快遞投送的差錯率。以往,差錯率一般要求控制在10%以內,如今則降至10萬分之一。
“分揀工人主要集中在捆紮大包、分揀尾件、安全檢查等流程。”魏子熠説,中心目前有員工300多人,分作兩班倒,一班晚上5點半至10點半,一班淩晨3點至8點。
29歲的李慶紅,正在分揀流水線下捆紮大包。她負責20個滑道口子,主要工作是及時換包,並防止快件卡口。“最難熬是長時間的站著,想打瞌睡。”她説。
“不過也沒什麼,每天工作5個小時,月收入三四千元。”李慶紅介紹,她來自樊城區牛首鎮,對這份工資比較滿意。
中通快遞鄂西北分揀中心項目總投資2億元,佔地70畝,2019年底一期工程建成並投入試運營。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年創稅收700萬元,提供700多個就業崗位。
“新中心運營後,帶動襄陽及周邊地區的快遞物流時效進一步提升。”魏子熠介紹説,以襄陽為軸心,1千公里以內的城市,可以做到今收明至。
與該項目相鄰的,是樊西新區八大市場群。中豪、僑豐、新合作、竹葉山等市場,批發零售小商品、食品、機電、建材家居、珠寶玉石、文化藝術品等産品,與中通快遞項目共同構成商貿物流集散集群。
“電商日漸成為這些批發市場的銷售新渠道。”魏子熠説,每天要為八大市場收寄數千件快遞,內容主要有服裝、小商品、傢具、農副産品等。
“今天的快遞日處理量在50萬件左右。”魏子熠的嗓音已經沙啞,他介紹,2020年疫情之後,快遞業務量一直平穩回升;預計隨著中秋、國慶、雙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的到來,快遞量將會穩步上行。
在一樓的安檢口,安檢員司怡全介紹,發現的主要違禁物品包括液體、氣體罐、管制刀具、活物等。發現這種情況,會打電話通知寄件人過來處理;如若長時間不來,快遞分揀中心則會按照規定,進行銷毀。
淩晨3時半,記者走出中通快遞分揀中心,看到物流園的停車場和馬路上停著一排排大貨車,司機們正在車上養精蓄銳,等待著淩晨的出發。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王茜 張貫毅 張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