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插上電商“翅膀” 湖北農産品疫後突圍
2020-09-11 14:28:50來源:人民網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湖北隨縣萬和鎮的90後小夫妻吳帥和曹芳決定留在家鄉,利用電商平臺,賣香菇。讓他們沒想到的是,4個月時間裏,他們在網上賣出了60萬斤香菇,為當地滯銷的香菇打開了銷路。

  湖北在社會各界和各大電商平臺的共同扶持下,掀起電商抗疫助農高潮,幫助部分農産品化解銷售難題。在電商助農大潮的帶動下,湖北本地商家紛紛觸網。

  從線下到線上 4個月網銷60萬斤香菇

  四年前開始,吳帥和曹芳在北京錦繡大地市場賣香菇。疫情解封後,他們決定留在家鄉,通過拼多多賣香菇。

  隨縣有“中國香菇之鄉”的稱號,疫情發生之後,隨縣香菇銷售一落千丈。今年雖受疫情影響,香菇的春栽規模卻達到6000萬棒,秋栽預計將超1.4億棒,比去年增加了2000萬棒。已經接近隨縣最高峰時的2.4億棒。

  一邊是冰凍的市場,一邊是即將到來的豐産。打開銷路成了農戶和政府的大難題。

  吳帥將重心都放在了電商平臺。上線不久,吳帥的店舖就做到了日銷4000單左右。曹芳在店舖裏直播,推介隨縣香菇。由於“單量增長快,捨不得下播”,最長的一次,曹芳連續直播了16個小時。

  網上香菇賣爆後,附近鄉鎮的年輕人,也紛紛向吳帥取經,當地一下子涌現了15家隨縣香菇的拼多多商家。

插上電商“翅膀” 湖北農産品疫後突圍

看著吳帥長大的鄉鄰大嬸大叔,在吳帥的香菇生産線上分揀、打包、裝卸 ( 陳亮 攝)

  8月25日,吳帥投資兩百多萬的新倉庫還在修建。他把自家和鄰居的樓房改造成臨時倉,每天有近40位村民,在這裡分揀、打包、貼單和裝卸貨物。4月至8月,他們利用電商平臺賣出了60萬斤香菇。

  “隨縣香菇約50%走出口,品質要求嚴,關鍵是銷售。”隨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嚴清明介紹,現在香菇約30%從線上走,特別對國內市場來講,網絡銷售是趨勢。

插上電商“翅膀” 湖北農産品疫後突圍

吳帥把自家和鄰居的樓房改造成了生産線和倉庫 (陳亮 攝)

  “産銷對接”促發展 帶動鄉親致富

  “我們的銷售渠道徹底變了,2018年80%在線下,今年60%走線上。” 湖北宜昌枝江桔緣柑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代年説。帶動鄉親致富,他們也找到了一條疫後突圍路。

  早在10年前,周代年就和一幫高中同學,在當地組建了柑桔專業合作社,先後帶動周邊800多戶村民致富。今年疫情,改變了合作社的生産和銷售模式,實現了數字化升級。

  “我們以前是商販,收購本地柑桔,賣給各地批發商。成立合作社後,開始帶著農民一起提高種植技術,把增産和銷售環節的利潤,也分享給父老鄉親。”短短十年,入社土地及帶動種植規模超過一萬七千畝。當地農民以土地或資金的方式入股,可以拿到桔子售賣、股金分紅和在勞務工資等三份收入。“忙時月工資五六千,閒時兩三千,家裏桔園每年有兩三萬賣桔子的收入,社裏分紅有個20%。”一位合作社社員算了下賬,年收入能到七八萬。

  除了全量收購社員種植的柑桔,合作社還對貧困戶加價收購。如果不能及時賣出,損失就得合作社承擔。這對團隊的銷售能力提出高要求。

插上電商“翅膀” 湖北農産品疫後突圍

湖北宜昌枝江桔緣柑桔專業合作社找到了一條疫後突圍路 (譚廷 攝)

  周代年的高中同學尤江波負責銷售,幾年時間,他在北京、上海等全國三十多個市場建立了銷售網絡,高峰時,一年銷售額超過1.2億。“傳統的批發模式中間環節多,流通時間長,2018年起,我們發現行業普遍碰到了天花板,開始謀劃線上發展。”尤江波説。

  2020年4月,具備豐富電商運營經驗的90後戈星和合作社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電商運營部門。

  以前不知道賣給了誰,現在有了平臺雲端“産銷對接”的各種數據,合作社可以更大膽和及時地改進種植技術和調整品種。周代年介紹,“我們今年已經擴大種植一些口感更好,農民能得到更高收益的新品,還有一些‘二代’正在試種。”

  “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與大型電商平臺深度對接,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開設自營網店,持續開展各類網絡直播帶貨活動,力爭全年農産品網絡銷售額增長20%以上。”今年5月14日,湖北省政府印發《促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疫後重振加快轉型若干措施》定下了具體目標。

  圍繞著稻米、生豬、食用油、小麥、淡水魚、小龍蝦、蔬菜、茶葉、柑橘、食用菌、中藥材、雞鴨及蛋製品等十多個優勢産業集群,湖北各地市縣長正輪番上場,為本地特色産品代言薦貨,各大平臺輔以全域資源支持和專項價格補貼,持續掀起全民“為湖北拼單”的浪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