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68億元農貨如何賣出——從3個樣本村解讀宜昌鄉村電商
2020-10-15 13:00:2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路晶森

68億元農貨如何賣出——從3個樣本村解讀宜昌鄉村電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01015115639_副本

網絡達人在長陽縣漁泉溪村冷水米基地體驗農事。(長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閱讀提要

  近年來,宜昌鄉村電商發展如火如荼,一批電商特色村鎮脫穎而出,成為網銷産品聚集地。電商帶動能人回鄉創業,吸納貧困戶和剩餘勞動力就業,拓寬了農民致富路。2019年,宜昌鄉村電商賣了農産品68億元。

  10月9日,枝江市董市鎮新周場村,一輛輛滿載著獼猴桃、蘋果的大貨車緩緩駛出。

  旁人不解:都知道枝江主産柑橘,村裏哪來這麼多的獼猴桃和蘋果?

  宜昌鄉村電商交易活躍,2019年一年就賣了農産品68億元。秘密,就藏在諸如這樣的謎團裏。

  金秋豐收時節,請跟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的腳步,走進宜昌鄉村,揭開該市鄉村電商紅火背後的秘密。

  枝江市新周場村 小村成了全國水果集散地

  採訪車從枝江新318國道轉入新周場鄉村公路,前行10多分鐘,來到了宜昌咪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水果包裝車間。這是棟佔地21畝的廠房,高大、空曠,緊鄰公路。

  公司負責人、45歲的余紅平本來做傳統的水果批發生意。4年前,他看到電商平臺銷售日漸紅火,便果斷從線下轉到線上,用於儲存水果的倉庫就地改為包裝車間。

  起初,余紅平只賣枝江的柑橘、甜瓜,後來又把當地的紅薯賣到全國各地。隨著銷量持續攀升,余紅平的電商平臺吸引全國眾多同行關注。經營陜西獼猴桃和甘肅蘋果的商家找到他,希望通過他的電商平臺銷售水果。

  “我們村成了全國水果集散地。”余紅平説,外地水果先運到該村,根據網絡銷售要求,重新挑選打包;經他的電商平臺銷售後,再從新周場村發往武漢、成都、重慶、昆明等地。據介紹,該電商平臺平均每天銷售3萬多單,高峰時七八萬單。從3月7日至8月1日,該平臺銷售額達1.2億元,位居拼多多生鮮銷售全網冠軍,預計全年銷售收入突破2億元。

  挑選、清洗、分類、包裝、裝車……車間裏,工人一片忙碌。35歲的一組村民鄔艷玲與10多個姐妹坐成一排,正手腳麻利地包裝水果。“每天工錢280元,當天結清。”她笑著説,“我們都有班上,村裏打牌的人都湊不齊。”據介紹,高峰時,300多位村民在該廠務工,人均月收入超過5000元。

  阿裏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包括新周場村在內,枝江共有15個“淘寶村”,佔全省數量的近四成。

  興山縣板廟村 農家女煉成“帶貨”達人

  連日來,興山縣榛子鄉板廟村的魏國琴忙得不可開交。

  10月13日,她趕到大連對接興山農産品專場展銷會。期間,她忙裏偷閒準備一週後的網絡直播帶貨活動。

  38歲的魏國琴曾在外地一家企業上班。2015年,她回到村裏發現,地道的高山蔬菜品質好,銷路卻不暢,村民們都在尋找農産品出山的辦法。

  “搬到網上試試?”魏國琴把當地柑橘、土豆、甜玉米的圖片,發在微信朋友圈裏展示,不久就有客戶聯繫諮詢。為獲得買家信任,她總是先發貨,對方收貨確認後再付款。慢慢地,魏國琴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從最初的300人發展到3000多人,“他們都來自企業和大學,是穩定的目標客戶,購買能力強”。一次,魏國琴接到一單3萬斤柑橘的團購訂單,價值10萬元的柑橘短時間銷售一空。

  在步步摸索中前行,魏國琴慢慢得心應手,電商做得風生水起。如今,魏國琴又坐上淘寶、抖音主播的位置,通過網絡視頻為當地農特産品直播帶貨。“我的帶貨能力不比網紅差。”她説,8月初的一次直播,光野生蜂蜜就賣了200公斤,臘肉、香腸、椴木香菇、木耳、橡子豆腐、甜玉米等13個品種農特産品成了搶手貨。短短3小時,線上累計觀看量近萬人次,銷售額4萬多元。

  興山縣農特産品“小而精、多而全”,很難規模化交易。該縣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打造特色電商平臺,形成“1園區2中心98站點”的發展格局,讓山裏的農特産品搭上電商快車,實現從“靠山吃山”到“靠山富民”。

  目前,該縣共有電商站點98個,其中行政村站點86個,農村站點覆蓋率96.63%。

  長陽縣漁泉溪村 冷水米網絡銷量超過65%

  10月10日,長陽縣賀家坪鎮漁泉溪村冷水米基地,稻子金黃。

  田埂邊,10多個手機一字排開。直播鏡頭裏,20多位抖音“網紅”割谷、脫谷、捉魚,鉚足勁頭推廣當地冷水米,歡聲笑語不斷。

  “‘網紅’助力,我們的冷水米就不愁銷路。”基地負責人、宜昌北斗源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在炯樂呵呵地説。2020年,該公司800多畝高山冷水米又獲豐收,預計産量150噸。

  49歲的李在炯是漁泉溪村人,曾在外承包工程20多年。2017年,李在炯回到家鄉,流轉1000多畝土地,打造高山冷水米基地,並嘗試“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魚稻共生、魚糧共存”的生態循環種植養殖模式。

  李在炯沒想到,種植第一年,冷水米就喜獲豐收。可是,米往哪兒賣呢?一位從事電商的同學啟發了李在炯。他把優質冷水米搬上電商平臺,銷量不斷翻番。如今,該公司的大米網絡銷售量超過65%。

  電商銷售的秘訣在哪兒?李在炯説,首先要打響大米知名度,他連續兩年請來抖音網絡紅人走進田間地頭,現場直播帶貨;邀請專業人士製作産品宣傳片,讓買家“身臨其境”,效果明顯。

  電商給力,基地走上正軌。目前,該公司吸納30多位村民常年在基地、加工廠務工,月收入最高的有7000多元,最少的有3000多元。李在炯還免費為村民提供新品種,教授新技術,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長陽探索“黨建+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電商協會+電商企業+專業合作社+N”的運營模式,讓村村寨寨的“寶貝”走出深山。據介紹,該縣已培育電商企業30多家,建成2個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和縣鄉村三級服務站點覆蓋11個鄉鎮、95%的行政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通訊員 姚紅 長嬌 覃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