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退而不休 奉獻扶貧——湖北500余名老專家服務三農
2020-10-26 10:05:47來源:新華網編輯:蘇喜茹責編:馮鈺穎

  新華社武漢10月25日電題:退而不休 奉獻扶貧——湖北500余名老專家服務三農

  新華社記者李偉

  剛從湖北建始田間地頭回到武漢的蔡禮鴻,這幾天忙著總結田間管理經驗。今年71歲的蔡禮鴻是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退休教授,常年從事果樹栽培研究。退休後這些年,他更忙了。

  一次為獼猴桃“看病”的經歷,讓他與建始扶貧結下不解之緣。

  2013年4月18日,蔡禮鴻接到一個求助電話,建始暴發大面積獼猴桃潰瘍病。為深入了解果樹災害情況,蔡禮鴻走進田間地頭,跑遍了100多個村莊,為獼猴桃治病。

  華中農業大學離退休工作部黨委書記龍健飛説,一批老專家退而不休,與農民面對面、心貼心、手牽手,傾情奉獻心血和學識。

  蔡禮鴻等人參與扶貧的足跡遍及新疆、四川、雲南、湖南、貴州等省份及湖北的30余個縣市。這批老專家深入現場指導,開展各類技術培訓班數百期,帶出農業專業人才數百人,受益農民數萬人。

  “我們最大的共同點,都有學農、愛農、服務三農的情結。最高興的是,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華中農業大學退休教授張醜合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聲。

  蔡禮鴻告訴記者,他的導師章文才教授一生奮鬥到95歲,這種精神時時刻刻影響著他,激勵他繼續服務三農,“幹到不能動為止”。

  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湖北有一群老人,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毅然選擇鄉村,紮根基層,助力扶貧。

  黃石市老黨員張友山放棄在北京與兒孫團聚的生活,隻身一人回到大冶市金湖街道田垅村,“一個人、一張床,一鍋米飯吃三頓,一輛電驢當戰馬,一心只把窮根拔”,紮根鄉村7個年頭,他帶領村民摘掉了“窮帽”。

  退休17年的荊門農技師陳再明,為農民傳授農業技術,手機24小時不關機,村民們稱讚他的電話是“支農熱線”,是“農業科技120”。

  據湖北省委老幹部局負責人介紹,在宜昌、襄陽、恩施、黃岡等地,共有500多名老專家退休後紮根基層,以不同的方式,為脫貧攻堅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