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咸寧調集5000余臺次聯合收割機保秋收
2020-11-18 11:08:1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疫後重振,種糧面積增加5.79萬畝,預計增收1.78萬噸——咸寧調集5000余臺次聯合收割機保秋收

咸寧調集5000余臺次聯合收割機保秋收

10月11日,崇陽縣白霓鎮浪口村搶收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攝)

咸寧調集5000余臺次聯合收割機保秋收

10月11日,崇陽縣白霓鎮浪口村一角。(通訊員 聞斌 攝)

  11月8日,金色陽光灑在稻田上,鹹安區雙溪橋鎮雙溪橋村六組種植大戶劉衛兵拍了拍收割機,看著機器吐出最後一粒稻穀,笑著説:“今年是個豐收年!”

  2020年,咸寧市糧食播種面積297.48萬畝,比2019年增加5.79萬畝。其中夏糧20.14萬畝、早稻34.58萬畝、秋糧242.76萬畝。預計實現糧食産量118.23萬噸,比去年增加1.78萬噸。

  春逢疫情,夏遇大汛,秋又遭連日陰雨,咸寧如何實現保産增收?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多方探訪。

  疫後搶種,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顆顆飽滿,絕對香、軟、甜!”48歲的劉衛兵曬得黝黑,他抓了一把稻穀向記者展示,他説,今年雨水多、溫度低,相比去年晚熟一個月。

  “最開始人工種!”劉衛兵介紹,10多年前,他將苧麻地改成水稻田,先後買了懸耕機、收割機等,種植效率提高了,他的田越租越多,特別是新的土地承包政策讓他吃了定心丸。

  這幾年,為了提高稻穀收益,他又將自家的庭院改建成家庭農場,還創建了“溪畈”有機大米品牌。年初遇到疫情,他家100萬斤稻穀被搶購一空。

  疫後復耕,他又多租了100多畝,水稻種植面積達900多畝。“可惜地少了,不然還可以多種一些!”

  區農業技術人員到田裏指導,他一口氣請了20多人幫忙,到5月底,水稻播種完成。“早稻耽誤了,就用晚稻補回來!”

  疫後重振,無論大戶小戶,平原山區,鄂南大地一片繁忙。

  劉會文在市區上班,5月中旬的週末,他急匆匆往老家趕,“幫父親栽秧!”

  “像過年一樣熱鬧!”劉會文介紹,老家在通山縣黃沙鋪鎮梅田村,76歲的父親每年都會種兩畝地,給兄弟幾個吃家鄉的生態大米。今年疫後,父親不顧兄弟反對,非要將6畝地全部種上,“説多存點糧食,倉中有糧心中不慌!”

  10月,他又趕回老家幫忙收稻穀,6畝地收了6000多斤,“可供一家人吃好幾年了!”

  梅田村村支書劉顯林介紹,疫後大家都積極種田,很多人將荒田收拾乾淨種上水稻,全村栽種水稻2600多畝,比往年至少多了300多畝。

  汛後翻秋,把受災面積補回來

  夏季,鄂南田地一片深綠。

  鹹安汀泗橋鎮古塘村吉祥農莊負責人楊德祥今年69歲,他在該村5個組租種了500多畝水稻,7月受汛情影響,被淹了80多畝。受災後,市、區農業部門負責人多次現場指導災後自救,並送來急需的農藥和種子。

  7月15日他帶著機耕手來翻秋,在20日之前完成復種。

  嘉魚縣簰洲灣鎮劉家堤二組夏明新種了92畝水稻,7月初因強降雨淹了50多畝,農水部門迅速搶排漬水,他自己邊守堤邊自救,搶出了30多畝。待水退後,立即將剩下的20畝翻秋,“終於補種回來了!”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2020年水稻連續遭災,年初在播種的時候遭遇疫情,夏季水稻正在拔節的時候,又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到了收割季節,9到10月份持續低溫陰雨,導致水稻晚熟。為了從災中奪糧,2020年市、縣兩級財政投入支持糧食生産補貼超過2000萬元。

  為應對特大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産影響,各地政府投入450萬元採購調運早稻翻秋種子,保障災後補種、改種所需種子等農資供應,做到應補盡補。

  全市搶收,確保顆粒歸倉

  10月9日,崇陽縣石城鎮八一村種糧大戶熊次珍望著5台收割機在地裏忙碌:“趁天晴,把稻穀收割回來!”

  崇陽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王正求介紹,除了使用本地收割機,還在河南、安徽調進聯合收割機200多臺套,每天在田作業的有350台左右,一週內將9萬多畝晚稻搶收完畢。

  11月8日,赤壁市赤壁鎮東柳村,赤壁市復興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股東陳燕華駕駛收割機在田間穿梭。她介紹,自己種了300多畝水稻,合作社有7000多畝,合作社購買了6台旋耕機、4台收割機,為水稻種植大戶提供機器插秧、收割、加工生産一條龍服務。以前業務遍佈全省,2020年本地收割需求量大,只能優先本地服務。“這段時間天氣不錯,目前收割已經收尾!”

  連續陰雨讓收回來的稻穀幹不了。為解決這個問題,鹹安區汀泗橋鎮黨委書記雷玲非常著急,她趕到正在建設的鎮新民農機合作社烘乾廠,幫忙協調供電等,讓烘乾廠加速建設。9月27日,第一批2.6萬斤稻穀入廠烘乾。

  “確保顆料歸倉!”咸寧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2020年國家的稻穀收購保護價比去年每斤增加1分錢,提振種糧大戶信心,對咸寧主體糧食種植面積擴大起到了促進作用。今秋陰雨連綿,為了搶收,已調集5000余臺次聯合收割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馮偉 孫雙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