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推動“黨建+社區警務”模式 黃岡片警躍上基層治理前臺
社區民警,俗稱片警,是公安機關最基層的力量。片警人少、權小、事雜,以往無論在公安業務環節,還是在社區工作中,都居於“配角”。
2020年,針對抗疫中暴露的基層治理短板,黃岡市加快警力下沉,探索“黨建+社區警務”模式,片警正成為推動基層治理升級的重要力量。
義警隊伍壯大了
就像社區有了派出所
在黃岡市高新開發區虹橋社區,不少居民有事沒事愛到警務室“串個門”。他們管社區民警喬美寧叫“喬所”,小喬總是搖手,“我不是所長,就是個社區民警。”大家並不改口。
在退休職工喻冬梅看來,這個美女民警常駐社區,手下兩名輔警、3支義警隊、一批網格員,治安巡邏、調解服務樣樣行,“就像社區有了個派出所。”
喬美寧今年5月剛來時可不是這樣。“社區就一名兼職輔警,警務室的門常常鎖著。”她回憶。
小喬原在黃岡市公安局警令部當內勤,響應動員下到社區。她爭取上級和社區黨委支持,確定兩名專職社區輔警,把警務室面積擴大兩倍,升級信息系統,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理大部分公安業務。
虹橋是黃岡市第一個企改社區,6465名常住居民大都是改制企業的職工,居住分散,沒有物業管理,電動車被盜等案件時有發生。
“黨建引領,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依靠群眾。”喬美寧著手打造3支義警隊伍。
團雲山小區樓棟不多,卻有4個無人值守的出入口。警務室動員出入口旁邊的餐飲店擔任商鋪義警站,挂上顯著標識,店員係著有義警標識的圍裙,構成週邊值守力量。
社區退休老人多,警務室組建老年義警隊,十幾名大爺大媽頭戴藍色義警帽、身著閃光背心,由民警或輔警帶隊早晚在社區巡邏,構成流動值守力量。
一些熱心的年輕人則組建青年義警隊,平時負責社區信息蒐集,遇到重要案情配合民警工作,構成機動值守力量。
此外,社區原有的網格員、樓棟長和小區保安等也被納入。
“社區平安靠警務室幾個人怎麼都不夠,把群眾動員起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喬美寧感受很深。
短短幾個月,虹橋社區警情迅速下降,9月至今再沒發生盜竊案。
依靠社區黨組織
片警不再“單打獨鬥”
在黃州區建新社區,民警張明昭是居民口中的“張書記”。2020年9月,該區組織部門下文,社區民警統一兼任所在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如今,建新社區黨委開會,這名穿警服的副書記都會報告治安防控工作,並對重大決策提出建議。
建新社區位於城郊,是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範社區,轄內34家機關事業單位組建了社區聯席黨委。“一開始,我就主動依靠黨組織力量,而不是單打獨鬥。”張明昭説。
2020年4月剛到社區,就碰到棘手事。網格員報告,東方華府小區3家餐館油煙擾民,十幾名居民準備上訪。
張明昭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通過社區聯席黨委,他請來區消防、城管、市場監督、生態環境等部門負責人,與居民代表、餐館業主、房東等一起商談。
剛開始,居民情緒激動,要求關閉餐館,但3家餐館都是合法經營,雙方立場差異巨大。張明昭配合相關部門反復調解,宣講政策,最終確定:由房東出資改造餐館煙道,油煙不再影響居民生活。
建新社區有居民近3萬人,社情複雜。擔任社區黨委副書記後,張明昭整合資源更加方便,小小社區警務室後面,是24名網格員、數百名中心戶長以及1593名下沉黨員的強大力量。
幹片警前,張明昭是一名特巡警。“那時辦案,法律條文清晰,執法剛性強。”他説,在社區工作,碰到的多是居民糾紛、求助,需要以柔克剛,借助社會力量解決。
警力向基層聚集
社會治理更高效
2020年以來,黃岡市已有300余名民(輔)警下沉社區。9月下旬,市公安局出臺加強社區警務工作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派出所警力必須佔到總警力45%以上,社區民警佔派出所總警力不低於50%。
“警力向基層聚集,目的是追求更高效的社會治理。”黃岡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長上官福令説。
據統計,目前黃岡市公安接警量中,涉及刑事、治安案件的佔比不到30%,超過70%是群眾糾紛和求助,其中很多是重復報警。“需要大量警力處理這類報警,不僅效率低,群眾還不滿意。”黃岡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畢文認為,通過“黨建+社區警務”,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可以騰出警力辦理大案要案,改進便民服務。
儘管警民比例在全省市州中算倒數,黃岡市仍堅定推動警力下沉。“派出所民警實行缺一補一,借調需經局領導同意,非特殊專業的新進民警,必須在派出所幹滿3年。”黃岡高新區新港路派出所所長涂新斌説,這一系列措施,讓基層民警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彰顯。
據介紹,黃岡正全面做實社區(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兼任轄區黨組織副職工作有序推進,以輔警、治保主任、網格員等為骨幹的社區警務團隊加緊建立,社區警務與基層黨建的融合加快推進。
最新統計顯示,9月份,黃岡公安接警量中涉及居民糾紛、求助的比例下降5%以上,社區(村)化解矛盾糾紛作用增強,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兵 通訊員 郭子華 黃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