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通車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通訊員 羅京新 攝)
12月26日9時43分,福建平潭站首列動車發出,從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上疾馳而過,奔向福州。這標誌著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
全長16.34公里的平潭大橋位於福建海壇海峽北口,這裡與百慕大、好望角一起被稱作世界三大風口海域,常年風急浪高,被視為建橋禁區。
2013年11月,以中鐵大橋局為代表的湖北建橋軍團進駐海壇海峽北口,挑戰這一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5000多名建設者奮戰7年,一座由在鄂央企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承建,新的世界超級工程誕生在碧波萬頃的海峽上,意味著我國建橋技術攀上新階段。
風急浪高,岩石比鐵硬
橋上車流滾滾,動車飛馳;橋下萬噸巨輪穿行。20多層樓高的平潭大橋氣勢磅薄,伸向海灣,一眼看不到頭。
腳下驚濤拍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橋下觀景平臺時,大風刮得人幾乎站不穩。
“驚濤駭浪,曾經讓我們兩年愁眉不展。”建橋30年的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張紅心如此感慨。
難!風大,浪高,水深,流急。
這裡,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其中200天是7級以上大風,平均每年颱風正面登陸3次到4次。海水最大流速達每秒3.09米,海浪波流力超過內河的10倍以上。
開工以來,建設者遭遇數十次颱風,2015年13號超強颱風‘蘇迪羅’風力更是達到14級。
不單是風。“這裡的岩石比鐵還硬。”中鐵大橋局項目總工王東輝回憶,第一根鋼管樁打進岩床,結果鋼樁被擠壓致嚴重變形。經過長年風浪洗刷,海床的光板岩、孤石比鐵還硬,大橋樁基一時難以安放。
“小板凳”搭出“人工島”
面對困難,迎難而上!
經過數月測算,大橋局工程師在國內首創出“深水裸岩區埋植式海上平臺”技術,即根據海底岩面地形,定制4根長短不一的鋼管樁,快速聯結,形成臨時“板凳”。隨後,下放預製的圓柱形鋼筋籠,並灌注混凝土,讓鋼管樁“黏”在海底岩石上。
從“小板凳”起步,施工平臺擴大到6萬平方米。高峰期,600余名建設者在“人工島”上生活、施工,一幹就是6年。
為在硬岩上打樁,中鐵大橋局啟用了世界先進的海上巨型打樁設備——多功能全迴旋式起重兼打樁船“海力801”,還自主研發出世界最先進的KTY5000型液壓動力頭鑽機,其鑽孔樁直徑達4.9米,為國內橋梁直徑最大的鑽孔樁。
這些鑽孔設備,讓未來的大橋在激流暗涌中,增加了一根根“定海神針”。
在鋼桁梁架設階段,中鐵大橋局歷時3年、耗資數億打造出“大橋海鷗號”自航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起重能力達3600噸,主鉤起升高度達110米——相當於39層樓高。這艘國內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雙臂架起重船,能將3400噸的鋼桁梁穩穩“抓”到墩頂,刷新世界橋梁整孔鋼桁梁架設的重量紀錄。
引領中國鐵路跨越海峽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福州至平潭鐵路、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鐵路、京福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I級鐵路,起于長樂,終於平潭,將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串聯到一起。
隨著福平鐵路同步開通,平潭島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
更重要的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為我國複雜海域建橋的開拓性工程。
“這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大橋。”張紅心介紹,湖北建設者勇於創新,大量運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攻克了惡劣、複雜海洋環境條件下系列建橋難題,已獲專利73項,將引領中國鐵路今後繼續跨越海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張靜 劉佩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