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新洲漲渡湖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2021-01-21 14:40:40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漲渡湖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新老“水上森林”將達560畝,打造景點滿足更多觀光需求

新洲漲渡湖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閉門謝客後恢復開放的“水上森林”顏值更高。通訊員邱新明 攝

新洲漲渡湖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漲渡湖“水上森林”迷人的秋色。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新洲漲渡湖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水上森林”成為鷺鳥等夏候鳥的樂園。通訊員邱新明攝

  1月20日,被網友稱為“中國的綠野仙蹤”的新洲區漲渡湖“水上森林”,在幹塘捕魚後重新投放魚苗,為即將到來的春夏鳥類繁殖旺季作準備。

  長江日報記者獲悉,“水上森林”南側已種植260畝1.4萬餘株池杉樹苗。預計到2027年前後,有可能引水灌注,再造一片“水上森林”。屆時新老“水上森林”面積將累計達到560畝,滿足更多觀光需求。

  素有“漲水為渡,落水為湖”之稱的漲渡湖,是長江中游地區與長江連通的一座湖泊,也是亞太地區珍稀候鳥遷徙中轉通道和候鳥的越冬場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2002年12月,漲渡湖濕地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示範項目確定為還長江生命之網示範區,成為湖北省第一個被世界性環保組織參與保護的濕地。

  2018年4月,因為一條抖音短視頻的傳播,“水上森林”一夜之間爆紅網絡,被網友驚呼為中國的“綠野仙蹤”。全國各地遊客蜂擁而至,觀光打卡。最多的一天接待遊客4000余人,為平時高峰時段日遊客量的10倍。

  遊客過多,給“水上森林”的生態環境和現場管理帶來巨大壓力。4個月後,“水上森林”閉門謝客,拒絕再當“網紅濕地”。

  2019年春,“閉關修煉”半年的“水上森林”恢復開放。“王者”歸來,顏值大增。新修的一條長300米、寬1.5米的木質棧道,取代了之前狹窄、狀如鋸齒的泥土小徑;森林邊緣的小路被改建成了碎石小徑,並形成了環形遊線,大大提高了遊賞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為了保持水體品質,防止水質富營養化,“水上森林”還新建了水循環過濾清潔系統,讓東西兩側森林的死水活起來,並進行交換。

  新洲區濕地辦主任宋春明説,恢復開放是為了讓少量遊客通過觀賞和體驗,了解“水上森林”生態修復與保護的科研成果,了解濕地的知識,從而增強濕地保護意識。如果遊客太多,“水上森林”正常的運轉秩序和生態環境就會受到影響。

  20日,記者在“水上森林”南側數百米處看到,新洲區林業局又利用苗圃土地,種植了260畝1.4萬餘株池杉樹苗。

  新洲區林科所所長謝新國稱,這片池杉林為2019年3月種植,眼下生長正常。預計到2027年前後,有可能引水灌注,再造一片“水上森林”。

  “將來,新老‘水上森林’面積累計達到560畝,為打造旅遊景點,滿足更多遊客的觀光需求,提供了可能性。”謝新國説。(長江日報記者 明眺生 通訊員 揭興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