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過“極不平凡、極不容易、極其難忘”的2020年,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湖北省“十四五”發展目標任務,確定了2021年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以上。
代表委員們表示,拿出“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湖北一定能實現開局漂亮、全年精彩。
經濟增長10%是底線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頭一個五年。
五年看頭年,開局最關鍵。如何認識今年“10%以上”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怎樣實現?
“10%是底線,完全可以盡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鄒薇認為,這個目標基於對湖北省經濟基本面和發展態勢、去年低基數因素和潛在增長率的綜合考慮,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2020年,受百年不遇疫情、嚴重洪澇災害和嚴峻外部環境的多重衝擊,湖北省經濟遭受重創。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打贏了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歷史性大戰,扛住了疫後恢復重振的歷史性大考,奪取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性成就,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英雄答卷。
“國際普遍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湖北的增速應該高於全國。”鄒薇認為,湖北省疫後主要經濟指標逐月逐季向好,確定“10%以上”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有利於保持和鞏固來之不易的經濟持續回升勢頭,將極大鼓舞全省人民的奮鬥信心。
代表委員們表示,湖北省“十三五”實現了綜合實力大跨越、發展質效大提升、發展條件大改善、改革開放大突破、民生福祉大提高。湖北省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多年積累的綜合優勢沒有改變,在國家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正處於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紅利釋放期、發展佈局優化期、蓄積勢能迸發期、省域治理提升期,乘勢而上,大有可為。
符合湖北實際的“施工圖”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代表委員們表示,報告催人奮進,為湖北構畫了高品質發展的“施工圖”。要心懷“國之大者”,真抓實幹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見效。
“添動力,強信心,聚合力!”省人大代表、孝感市委書記吳海濤説,報告實事求是肯定成績,科學制定奮鬥目標,精心安排部署工作,既尊重經濟規律,也反映了群眾意願,同時符合湖北發展實際。
報告提出的“支持武漢、孝感、鄂州、黃石、黃岡加快建設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等具體舉措,讓吳海濤很振奮。他表示,孝感將牢牢把握湖北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主動融入“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佈局,搶抓“打造武漢城市圈升級版”“加快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機遇,發揮“一主之域、一圈之城、同城之地”的地域優勢和“漢孝一家親”的人文優勢,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推動實現“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孝漢同城、多元支撐”,奮力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
“報告提到推進重大技改項目投産時,點到了3家企業,其中就包括枝江企業三寧化工。”省人大代表、枝江市市長余峰説,作為全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枝江要自我加壓,決戰決勝,在湖北高品質發展中展現作為、多做貢獻。
1月18日,該市2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8億元。余峰表示,枝江要狠抓招商引資,以大招商、大投資推動大建設、大發展;堅持“項目為王”,加快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在“穩”的前提和基礎上奮力求“進”;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全力以赴抓作風建設,優化制度供給,爭取實現“拿地即開工”。
將偉大抗疫精神化作前進動力
每一分收穫,都是幹出來的,拼出來的。
代表委員們表示,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昂揚鬥志,確保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
民企興則經濟興、湖北興,民企強則經濟強、湖北強。
“‘湖北民營企業是英雄的企業,湖北民營企業家是英雄的企業家’這句話,去年一直激勵著我省民營經濟快馬加鞭,加速疫後重振。”省政協委員、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兆民表示,民營企業要堅定信心,奮勇拼搏,為湖北高品質發展挑重擔、扛大梁。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省工商聯向湖北民企發出員工“留鄂過春節”倡議,並動員商會和企業關心關愛員工,為節後復産開足馬力創造更好條件。
全面小康勝利在望,著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作為深度貧困縣,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我們將牢牢把握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省人大代表、房縣縣長紀道清表示,將立足新起點,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努力鞏固脫貧成果,建好小康家園;加快産業振興,建設現代田園;打造美麗鄉村,建成幸福家園,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2020年,湖北打贏了戰疫、戰洪、戰貧三場硬仗,偉大抗疫鬥爭鑄就了新時代湖北精神新高峰。”省政協委員、田野集團總經理周志專説,2021年,偉大抗疫精神必將化作浴火重生的澎湃動力,書寫嶄新的篇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