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體育“十四五”發展目標 著力打造活力之都健康之城
2021-03-03 10:48:53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武漢體育“十四五”發展目標 著力打造活力之都健康之城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303103916

漢馬資料圖片。長江日報記者金思柳攝

  近日舉行的2021年全市體育局長會議發佈了“十四五”時期武漢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今後5年,武漢將高品質推進體育強市建設,力爭到2025年,把武漢打造成人民體質明顯增強、人才培養全國領先、體育産業發展壯大、重大賽事效益顯著、體育文化氛圍濃郁,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活力之都、健康之城。

  打造國際賽事名城

  “十三五”回顧:武漢成功舉辦了世界軍人運動會、國際泳聯跳水世界盃、男籃世界盃、武漢網球公開賽等國際國內大賽,每年舉辦國家級以上賽事達20項次,形成了武漢體育“五馬奔騰”的獨特品牌和名片。

  “十四五”目標:緊扣“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積極申辦國際高水準體育賽事,持續舉辦系列傳統國際賽事活動,打造國際賽事名城,力爭在賽事的數量和品質上緊追北上廣,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

  ——申辦更多國際體育賽事。目前,武漢已成功申辦了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2022年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等國際、洲際賽事,還將積極申辦2021年國際泳聯世界跳水系列賽(武漢站)、2021—2025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2023年男籃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主場比賽等以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冰上、水上、智慧體育項目為主的高水準賽事,5年內新申辦的國際體育賽事要達到10項以上。

  ——傳統賽事提檔升級。武漢將把武漢賽馬節提升為中國賽馬節,爭取將武漢馬拉松

  打造成國際田聯金標賽事,策劃推出長江馬拉松、環東湖鐵人三項等系列自有IP賽事,吸引更多的外籍運動員參加武漢水上馬拉松、世界飛行者大會、7.16渡江節、木蘭登山節、武漢國際風箏邀請賽等傳統國際賽事活動,不斷提升武漢的國際知名度。

  打造活力健康之都

  “十三五”回顧:全市體育場地達到29538個,市、區體育單項協會達到292個,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8766人,每年舉辦1000余項次全民健身活動,體育人口達到394.88萬人,市民體質抽樣合格率達到92.53%。

  “十四五”目標:以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450萬,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保持在全市常住人口的3‰以上。

  ——開展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6000場次以上,每年舉辦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直接參與人數達到10萬人次,覆蓋人群100萬以上。舉辦武漢市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運動會,推動全市體育健康發展。

  ——完成第五次武漢市體育人口調查,建

  立12萬人的市民測試健康檔案基礎數據庫,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3%,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

  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十三五”回顧:武漢市體育局直屬訓練單位100多名優秀運動員入選各級各類國家隊和頂級俱樂部,屢屢在國際大賽中爭金奪銀。46名運動員代表湖北出征第十三屆全運會奪得2金2銀3銅,426名運動員參加第二屆全國青運會奪得34金22銀28銅。

  “十四五”目標:充分發揮高校、企業、俱樂部、培訓機構、訓練單位的優勢,制定運動員、教練員等各類體育人才引進培養中長期規劃。

  ——爭取有更多武漢運動員參戰2021東京奧運會、2021陜西全運會並取得優異成績,力爭有武漢運動員參戰北京冬奧會,在2022年第十六屆湖北省運動會要穩居龍頭地位。

  ——持續開展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體育運動技能系列培訓活動,佈局20個重點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訓練項目,命名和資助8個青少年後備人才基地,創建200所以上體育傳統

  項目學校、100個市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力爭全市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庫達到4000人,向國家、省和各優秀運動隊輸送優秀運動員120人次以上。

  打造體育産業中心

  “十三五”回顧:5年來,全市各級各類體育企業從900多家發展到9290家,其中4家入選體育産業“國家隊”,位居中部地區城市之首。

  “十四五”目標:緊扣“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打造一批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和項目,體育産業總規模達到1100億元,體育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國家級、省級體育産業基地達到10個。

  ——建成空港國際體育中心、武漢全民健身中心二期綜合館、市體校二期游泳館和綜合力量訓練館、四新體育公園、漢南全民健身中心、張之洞城市體育公園,基本建成各區“一場兩館”,建成武漢市民12分鐘健身圈。

  ——做好軍運會場館賽後利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各類賽事活動,實現軍運會場館的“零”閒置。

  打造職業體育強市

  “十三五”回顧:武漢江大女足勇奪2020年女超聯賽冠軍,成為武漢“三大球”首個頂級職業聯賽冠軍。武漢三鎮足球俱樂部獲得中乙聯賽冠軍衝甲成功,武漢卓爾足球俱樂部中超保級成功,武漢躋身職業足球頂級聯賽“全序列”城市。

  “十四五”目標:以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社會關注度高、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項目職業俱樂部建設為重點,培育一批競技水準高、經濟效益好、社會聲譽佳的職業體育俱樂部。

  ——支持江大女足衛冕女超冠軍,力爭在亞冠賽場為國爭光;支持武漢男足在中超爭先進位,力爭進入前六;支持武漢三鎮足球隊穩固中甲地位,力爭早日“衝超”。

  ——支持武漢當代男籃在NBL籃球聯賽中打進前三,支持武漢盛帆女籃在WCBA籃球聯賽中進入前八。

  ——籌備成立武漢商院職業羽毛球俱樂部,力爭一年衝超、兩年衝冠。支持電子競技、冰球、擊劍、馬術等時尚運動項目俱樂部發展壯大。(長江日報記者高崇成 通訊員萬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