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今年底湖北省完成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
2021-03-25 11:04:2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李玥

  閱讀提要

  隨著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3月1日開始實施,母親河從此有了最強“綠盾”。湖北是長江幹線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今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將狠抓長江大保護,努力創新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開展規範化建設,鍛造“快、實、嚴、細、和”作風,力護“一江碧水向東流”。全省本期環境執法觀察帶您詳細了解。

  現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狀況、仔細查看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3月19日,省環境執法監督局執法人員來到武漢市龍王嘴污水處理廠,嚴格檢查污水處理結果是否達標。

  今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將繼續保持嚴的主基調,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監管執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污染防治攻堅,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開局漂亮、全年精彩,貢獻執法力量。

  鐵腕護長江:15個市州完成排污口溯源

  省環境執法監督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加大《長江保護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強化“三磷”(磷礦、磷化工企業、磷石膏庫)、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沿江化工企業環境監管等專項整治,嚴查無證排污、逃避監管排放污染物、超標排放、在線自動監測數據造假等環境違法行為。

  同時,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和整治。今年底前,15個市州(不含隨州、神農架)生態環境部門將完成排污口溯源、分類命名編碼和標誌牌樹立等工作,完成“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制定和部分立行立改問題整治。

  鞏固和提升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成果。對“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繼續推行清單式、臺賬式管理,加強督辦和整改落實。

  重拳查要案: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專案查辦

  去年,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共對1364起環境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罰款總額約2.1億元。

  今年,我省將繼續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環境污染嚴重、環境品質惡化的區域實施專案查辦。其中,圍繞長江“三磷”排查整治“回頭看”、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專項執法、嚴厲打擊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等領域,查處大案要案。

  出臺《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典型案例指導制度》,全省將建立典型案例收集、解析和發佈機制,發揮查處一個、震懾一批、教育一片作用,提高企業自覺守法積極性。

  同時,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建立區域交叉檢查和專案查辦制度,省市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出臺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

  非現場監管: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執法效能

  去年,《湖北省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辦法》(試行)發佈,全省1594家(項)企業、項目納入年度正面清單。對於正面清單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將少進入或不進入企業監督檢查,更多開展非現場檢查。

  今年,省生態環境廳將優化和動態調整2021年正面清單。為了讓正面清單深入發揮正面激勵作用,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制定實施工業固定污染源非現場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指導意見,大力拓展非現場監管手段及應用。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充分利用在線監控、分表計電、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加強非現場監管。

  同時,嚴格現場執法計劃管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科學合理制定現場執法檢查計劃,重點圍繞排污許可證的執行情況進行現場檢查,避免對同一企業多次、多頭重復檢查。

  説理式執法:引導企業自主守法

  今年,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加強環境普法引導,推行全程説理式執法,在執法過程中説明事理、説通情理,讓更多企業知法、懂法、守法。

  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對典型性行業或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組織專家集中把脈會診,及時發現問題苗頭,幫助企業消除違法隱患,降低違法風險。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的環境普法培訓,引導和營造良好的守法環境。

  即將公佈的《湖北省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事項清單(試行)》,則進一步細化和規範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規範化建設:全年全員開展實戰比武練兵

  今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將以“規範化建設年”為主題,加強能力建設。實施統一著裝,配備執法記錄儀、移動執法終端等調查取證裝備等,全面推動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培育執法人員職業使命感、認同感和榮譽感。

  深化執法大練兵。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堅持“全年、全員、全過程”,將“學、考、查、比”貫穿其中,強化重點行業實戰練兵。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組織市級執法隊伍開展實戰比武,建立“四庫”(執法專家庫、執法尖兵庫、培訓師資庫、典型案例庫)並動態管理,全省共享。

  組織開展重點項目評比通報。每季度初印發重點項目清單和考核標準,當季度末通過項目評審的方式評出“紅旗項目”“蝸牛項目”,並公開通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弦 通訊員吉海英 魏紅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