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地大學子發現武漢最早的魚類化石
2021-03-29 11:10:2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李玥

  原標題:4億多年前武漢就是魚類的樂園 地大學子發現武漢最早的魚類化石

地大學子發現武漢最早的魚類化石_fororder_01

地大學子發現武漢最早的魚類化石_fororder_02

“洪山魚”化石。右圖:“洪山魚”電子數碼復原圖。(通訊員 王紫璇 攝)

  武漢最古老的魚類不是“漢陽魚”,而是“洪山魚”。3月28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球科學學院大四學生劉一龍發現距今約4.37億年的魚類化石,打破了武漢地區魚類化石最早出現于約4.35億年前的紀錄,把武漢魚類歷史提前了約200萬年。

  出生於陜西的劉一龍,2017年來到武漢南望山下開啟大學生活。大二開始,他迷上了古生物,開始著手探索早期魚類的起源和演化。為了找到珍貴的魚類化石,他的足跡遍及湖北、安徽、浙江、新疆等地,踏訪了武漢許多山頭,撿回石頭無數,同學們笑他“寢室像個工地”。

  2020年5月,受疫情影響,劉一龍滯留在老家,聽聞他常去的洪山古姆山有一處工程剛剛施工完畢,四週有不少堆砌的碎石,想到這是一個“尋寶”的好機會,於是和在武漢的朋友聯繫,以視頻的方式尋找化石。敲敲打打中,突然在一塊岩石上,劉一龍發現一大片黃褐色斑點,上面還有很多小凹坑。他眼前一亮,判斷這可能是一塊魚類化石,立即用專業知識教朋友採集化石。收到朋友郵寄來的標本後,劉一龍開始著手研究。從外觀上看,該魚類形態呈梯形,具有長條狀“鼻孔”,用數碼技術復原後的魚頭甲長約14釐米、寬約16釐米,和此前發現的武漢最早魚類“漢陽魚”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又存在一些差異。劉一龍通過詳細的對比研究,最終確定該標本為一新物種,因在武漢市洪山區發現,便命名為“洪山魚”。地大龔一鳴教授評價:“這一發現豐富了武漢地區古魚類的多樣性,説明4億多年前,大江大湖大武漢就曾是多種古魚類的樂園。”

  據悉,劉一龍在發現“洪山魚”之前,還發現了兩個新物種--新疆“布龍魚”和湖北“江夏魚”。其中,新疆“布龍魚”既是新疆第一個節甲魚類,又是我國第一個較完整的缺棘短胸節甲魚類,更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河流相沉積中發現的缺棘短胸節甲魚類,相關成果于2020年發表在全國自然科學領域知名期刊《科學通報》上。“江夏魚”經論證是世界上最早的真盔甲魚類,劉一龍以第一作者身份,和所在團隊一起將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系統古生物學報》上,受到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湖北日報記者龔雪、通訊員龐偉紅、王紫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