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為小學生講解氣象站的功能。長江日報記者劉嘉 攝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當天,江漢區大興路小學與龍王廟公園共同在公園內成立“興蕓”科普氣象站,為孩子們觀測氣象、學習自然科學知識提供實踐基地。
上午9時30分,龍王廟公園的草地上,大興路小學的學生們圍在“興蕓”科普氣象站旁,認真聽武漢市氣象局劉佩廷工程師講解。據了解,“興蕓”科普氣象站從去年9月開始籌建,“興”字代表大興路小學,“蕓”寓意蕓蕓眾生,“興蕓”和“星雲”是同音,寓意自然巧合。目前氣象站的設備可以觀測大氣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氣壓、降水量、光照等指標。通過無線網絡,學校師生可以隨時查看實時氣象數據。
“現在的濕度是47.2%,大氣壓是101.9千帕……”“興蕓”科普氣象站旁,六(1)班的周璟輝變身小小氣象員,大聲報出氣象觀測數據。這節特別的科學課上,他認識了觀測儀上的風速儀、風向標等。“以前我很好奇天氣預報是怎麼來的,今天才知道原來是通過觀測儀收集到的數據得來的,太有趣了。”
劉佩廷説,這座氣象站雖然規模不大,和專業的氣象觀測相比,數據存在一定誤差,但基本功能齊全,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探索氣象科學。大興路小學聘請武漢市氣象臺專家為校外輔導員,定期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還將帶領孩子們走進氣象觀測基地參觀,開拓視野。
大興路小學科學老師張偉介紹,三年級的科學課有一個單元叫《天氣》,學生們對雲層、天氣變化都很感興趣。“有了這個氣象觀測站,師生們不僅可以實地上科學課、綜合實踐課、校本課,還能在基地內觀察植物生長與天氣的關係等,學到更多科學知識,培養環保意識。”(長江日報通訊員 王繼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