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中小學招生政策公佈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
2021-05-14 10:49:48來源:人民網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人民網武漢5月13日電 (周雯 )今日,從武漢市教育局發佈的《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通知》獲悉,今年公辦學校招生政策較往年保持不變,民辦學校招生方式發生調整。根據政策,今年武漢市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報名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

  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

  劃片對口 免試就近

  堅持“以區為主、劃片對口、免試就近”入學;堅持義務教育通知入學制度;堅持為每個孩子安排一所公辦學校,實現就近入學全覆蓋,確保“一個都不能少”,是武漢市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則。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招生工作嚴格按照登記造冊、劃定範圍、統一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按時辦理入學手續的程式組織實施。

  隨遷人員子女和“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人員子女入學政策,仍保持不變。持有居住證和勞動合同(或者經營許可證)等能表明有合法穩定就業材料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其隨遷子女均可在武漢市接受義務教育,一視同仁享受市民待遇。已辦理戶籍由市外遷入武漢的大學生,其子女均可在武漢接受義務教育,由其落戶所在區教育局安排入學。

  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服務範圍由各區在5月31日前向社會公示。各區教育局鬚根據本區學校分佈、學校規模、適齡學生人數、所在學區、交通狀況、社區單元等因素,合理安排學校招生計劃。

武漢中小學招生政策公佈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_fororder_01

武漢中小學招生政策公佈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_fororder_02

  民辦學校報名數大於招生計劃數

  採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

  今年秋季,武漢市901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迎來22.6萬名新生。其中,武漢市35所民辦學校預計招生1.74萬人。根據政策,今年全市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招生,不得“掐尖”,報名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

  今年,武漢市對民辦學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這既是武漢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具體要求。

  武漢由以往只是民辦初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調整為所有的民辦小學、民辦初中全部實行網上報名,報名時間全市統一為7月7-9日。其中,選擇民辦小學的學生還須到學校進行資格確認。

  武漢市民辦學校報名數小于招生計劃數的,採取登記註冊方式招生;報名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採取電腦派位方式招生。電腦派位全市實行“六個統一”,即:統一方案、統一時間、統一平臺、統一軟體、統一程式、統一要求。電腦派位時間為7月15日。

  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漢六中上智中學、武漢七一華源中學、武漢一初慧泉中學、武漢十一崇仁初級中學、武漢第三寄宿中學、武漢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江漢區紅領巾國際學校、硚口區崇仁寄宿學校、漢陽區鍾家村寄宿學校、武漢瑞景小學等學校,應在本區範圍內招收新生。

  此外,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已自願網上報名本校初中部的學生可以直升其初中部;其初中部還有剩餘招生計劃的,按照“報名數小于招生計劃數登記註冊入學、報名數大於招生計劃數電腦派位招生”的原則招收其他已網上報名該校的學生。

  武漢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不得採用考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不得通過舉辦相關培訓班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提前選拔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武漢中小學招生政策公佈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_fororder_03

武漢中小學招生政策公佈 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_fororder_04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